会员动态

陈照强:肩负使命,就要不辱使命——热爱,让前进的路上没有阻碍(一)

时间:2020-07-02   作者:武慧飞   来源: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


image.png


公司对于煤矿的考察、调研,源于2010年将第二基地定在新疆之后。在新疆这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如果能够有自己的煤矿,对于第二基地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发展煤矿,掌握上游资源的主动权,也是几代心连心人的夙愿。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煤化工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心连心,向上游煤炭延伸,对我们是新的课题和考验。对此,无论是对于煤炭行业的详细了解、考察,还是对于煤矿团队的人员选择,都是做了充足准备的,在心理上也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但是新疆特殊的环境和完全陌生的行业特性,都成了影响煤矿正常建设的巨大阻碍。期间受到的挫折和关卡不计其数,数次面临无路可走的困境,数次经历“希望-失望-绝望-重燃希望”的痛苦循环,其中滋味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所幸煤矿团队都是有着坚强意志和坚定执行力的开路前锋,他们凭借着对于信仰、事业、专业和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懈奋斗,不畏路遥;化压力为动力,变绝望为希望,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作为煤矿团队的“一把手”和灵魂,总经理陈照强参与了煤矿从考察、调研、选址,到立项、改造建设、手续办理的全过程。2010年,时任市场部经理的陈照强,就是公司第一批赴疆开展工作的项目组成员之一。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十年,没想到煤矿会经历这么多反复,没想到尿素生产线已经开车五年了,当初规划里配套的煤矿还没有实现正常生产。
 2010年,公司将第二基地落子新疆之后,就把煤矿作为了建设的重点。当时公司没有从事过煤炭行业的专业人员,陈照强临危受命。被选出来负责煤矿,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进军一个陌生的行业,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既然公司把这么重要的使命交给了我,我就要做到不辱使命。”这是他当时最简单,也是最坚定的想法。正是这么坚定,成为了他在以后道路重重困难和打击下前进的动力之源。

image.png

 为了尽快了解煤矿,进入角色,开展工作。2010年春节前,陈照强就陪同集团领导请煤矿企业、煤炭设计院的专家先后几次来到新疆收集资料,分析图纸,下到煤井中察看地质、分析煤质,一直忙到年根,回到公司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六的晚上。春节之后,2011年,陈照强是最早一批带队到新疆开展工作的,成立项目部,组建公司,办理前期的手续。他清楚地记得是2011年的11月8日签订的收购合同(天利煤矿),11月9日正式进驻,自此正式开始了艰难的煤矿建设期。当时天利煤矿的井下条件比较差,全方位改造定在2012年开始。
但是,春节之后受到周边煤矿安全事故的影响,整体矿建被迫停止,陷入了第一次的停工。停工期间,公司经历几番波折才又收购了小白杨沟煤矿。然后把两个煤矿整合在一起,统筹设计,利用政策窗口期开始办手续、抢时间,准备实施机械化改造。为了实现高起点的设计,陈照强带队到哈密、伊犁、河南、山西,考察了二三十个煤矿,上煤山,下矿井,收集了其他煤矿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最终博采众长,确定按照山西的现代化标准煤矿进行设计。正是有了前期细致的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建成的地面煤流、筛分系统和矿井下的生产布局,在全疆都是一流的。

image.png

准备就绪之后,2013年的9月17日开始开工建设。谁知,没过多久,受到呼图壁12.13煤矿事故的影响,整个昌吉州的煤矿政策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政府对于煤矿的各种限制性措施和严格要求纷至沓来,然后就是漫长的补办手续,使原本20个月的计划改造期成了遥遥无期。2014年上半年,整个昌吉州的煤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一直到9月30日,天欣煤矿才办齐了所有手续,具备了复工条件。没干几个月,到年底,再次由于严格的政府管制,陷入了第二次停滞。为了稳定队伍,陈照强就带领队伍进行地面建设,修路、护坡、美化环境,能自己干就自己干,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再大的压力他都一力承担,在员工面前还要表现出自信、乐观和轻松。因为他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队伍不能散,团队的心气不能散。
期间,也涉及到9万吨/年小采矿证的延续,面临煤矿在组织架构、薪酬设计等深入的管理课题时,我们在经验和积累方面的不足就更加充分地暴露了出来。为充分整合资源,发挥专业优势,2017年初,在各级管理部门和政府的鼓励下,公司正式引入河南能源作为合作方,负责矿井施工建设,以及建成后的生产工作。同时,从2017年起,新疆也迎来了政策环境的转变,本地化工项目的投产,对煤炭的需求增加,使政府对于煤炭的管控逐渐放松。2017年是煤矿建设比较正常的一年,但是截至年底,没有完成机械化改造,错过了机械化验收改造的最后期限。
2018年6月份,经过州煤炭局的初步验收,同意煤矿进行试生产。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后,新的煤监局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政策,导致煤矿第三次陷入停滞。工作面已经建好,几百人的队伍却无法开展正常生产。要想实现煤矿的正常生产和运营,就必须按照“十三五”规划,办理煤矿的改扩建手续。但是煤矿所在的塔西河矿区总规上报,十年迟迟未获得批复。其中涉及到森林公园、生态红线等种种问题,需要上至国家发改委,下至州县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各种批复,难度可想而知。这时,跑手续成了陈照强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工作好做,手续难跑。工作再难,主动权还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经过努力总是能够做到的。跑手续不一样,自己完全没有主动权。从北京到乌鲁木齐,从昌吉州到玛纳斯县,从这个部门到那个部门,一个地方跑不到都不行。那段时间,为了疏通关系,增进了解,陈照强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司机王玉正的陪同下频繁辗转于北京、乌鲁木齐、昌吉州和玛纳斯县。为了见到一个部门的领导,经常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只为跟人家说上几句话,汇报一下天欣煤矿的情况,赢得理解和支持。那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难熬的。很多时候看不到希望,没有方向,只是在凭借着一股精神在黑暗里摸索,硬着头皮往前走。巨大的精神和身体压力,使他经常失眠,靠着药物才能勉强入睡。

image.png

总规手续批复的过程可谓步步惊心,一个小的关口卡住通不过,都有可能前功尽弃。今年年初,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好在努力感动了老天,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种偶然和必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煤炭总规于2020年5月22日正式获得批复。煤矿运营最大的阻碍被突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和玛纳斯县领导在国家发改委门口拿到总规的批复后,陈照强百感交集,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总规批了,前行的路明朗了。期间经历的再多的困难、挫折和打击都是值得的。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陈总始终保持着自信、轻松,甚至写意,整个过程仿佛是经历了一次旅游那么简单。但是他对煤矿每一个重要节点的日子都记得那么清楚,对煤矿发展中的每一件重大事件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他对煤矿倾注的感情和心血尽在其中。在煤矿取得成绩时,他总是强调集团的支持,领导的指引,政府的帮助,团队的协作,绝口不提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在总结煤矿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体会时,他总结了三点:一是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为了完成集团的战略部署,坚守十年,始终有一股精神头在里面,不把煤矿建成、建好不甘心;二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否极泰来,在困境中,当感觉到承受不了、挺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秒,就可能出现转机;三是团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集团高管团队、新疆公司团队、天欣公司团队、矿区几个公司形成的手续团队,包括当地政府团队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打气、相互鼓励、相互提醒、相互警示,一定是团队的力量成就了今天的成功。

image.png

最后,谈到对于煤矿未来的发展展望。他说,三到五年内,把天欣煤矿做到年产120-150万吨的一级标准化智能矿井,在全疆做到绝对的一流。建成煤矿不见煤的绿色矿山,在矿区内绿化、道路和生活设施进一步完善,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加入煤矿团队。下一步随着公司在疆内其他地区的投资煤化工和配置煤矿,他也很有信心把煤矿板块发展起来,取得话语权,打通核心业务的上游,使煤矿成为心连心集团新疆基地的重要战略支撑。
在天欣公司总经理陈照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心连心干部的责任、担当、奋斗和奉献,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一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执着,还有“自己艰苦奋斗  满足别人需求”的心连心之魂。这最终都要归结于两个字——热爱,对于心连心文化和信仰发自内心的热爱,没有这份热爱就不会有这些精神,就不会有在困境中砥砺前行的不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