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长文稿

《理事长聚焦点》(2014年第5期,总第14期)

时间:2014-02-28   作者:曾宪成   来源:

(1)国家3大科技计划聚焦雾霾防控治理

(来源:经济日报 2014年2月24日 第3版)

    本报北京2月23日讯 记者董碧娟报道:国家3大主体科技计划——“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日前公布了201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其中多个项目涉及雾霾防控和治理。

    其中,“973”计划2015年度项目中涉及雾霾防控的主要包括,典型过程工业优化和节能、能源动力系统高效清洁利用的科学问题研究等;“863”计划2015年度项目中涉及雾霾防控的主要包括,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煤制清洁燃气、太阳能等研究将减少大气污染等;支撑计划2015年度项目中也有多项研究有助于治理雾霾,比如,电网侧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关键技术、生物燃气产业模式研究与应用示范等。

    理事长聚焦点:北京持续雾霾一周,如何借助科技手段治理雾霾成为关键。大家关注的是城市工业排放,我们更应该关注农业排放。因为这次雾霾覆盖了三分之一的国土,说明不仅仅是工业的排放问题。让腐植酸涉农产品投入耕地,对于储碳控碳、缓解有害气体排放具有现实意义。

.

.

(2)《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专家解读系列之1

努力使国民在食物和营养方面实现小康

(来源《 农民日报 》2014年02月13日02版)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名誉副主任、研究员 刘志澄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这是在系统总结《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基础上的深入与发展。新《纲要》是遵照中央更加关注民生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一轮增长期的新需要,以及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为依据制定的,对于如期完成小康社会建设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年。新《纲要》向全世界展示了2020年中国人民进入小康生活的食物消费、营养改善和膳食构成的新水平,同时标志着我国人民的食物消费观念、营养卫生知识和生活方式将要发生的重大变化。新《纲要》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一是自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指导民生、服务民生作为纲要的指导思想,一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提升民生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在保障食物供给、营养改善、安全卫生方面,既立足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又着眼于全国人民群众的全覆盖,努力使国民在食物与营养方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生活目标。这些重要的实施方针,为贯彻落实新《纲要》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千方百计把保障食物供给、促进营养均衡以及统筹消费与生产协调发展作为新《纲要》的首要任务,食物安全和营养改善是涉及千家万户、子孙后代和民族振兴的大事。新《纲要》针对食物与营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7年如何确保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作了缜密谋划与部署。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过上全面小康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与消费习惯,建立营养引导消费、消费指导食物生产的新型供需关系。食物是提供营养的载体,营养需求是引领食物发展的导向。对此,新《纲要》确立和构建了食物数量、食物质量和营养改善三大保障体系,这三大体系环环相扣,衔接配套,成为以营养需求为目标的现代食物生产体系,这就为贯彻落实新《纲要》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生无小事,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国,也是食物生产与食物消费最多的第一大国,根据我国的国情,立足自给方针,保障我国13亿多人民的食物供给与营养改善始终是我国永恒的主题,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头等大事。由此可以说,全面贯彻落实新《纲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生活目标,是今后7年我国最为重要而且必须完成的任务。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专家解读系列之2

居民食物营养结构急需调整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东阳程广燕郭燕枝

(来源《 农民日报 》2014年02月17日02版)

    新世纪以来,我国食物总量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食物营养消费方面却产生出新的问题,正如近日公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的那样,“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这些问题急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人群的膳食状况及特征上划分,这些问题及解决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食物营养过剩人群。据卫生部门监测统计,按照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判定标准,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6%,肥胖率12.0%,城市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农村;全国有2.6亿人口被确诊为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9%。产生超重及慢性病的风险因素有很多,究其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人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营养素超过了身体需要,加上身体活动不足,导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慢性病急剧增加,并向低龄化人群蔓延。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的首要措施,就是要把这类人群作为重点,使之有效地节制饮食、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通过平衡膳食,从根本上调节其能量及营养物质的摄入水平,同时加强身体运动,把过多的食物消费及体重降下来,才能真正实现营养与健康相互促进的预期目标。

    二是食物营养不足人群。按照2011年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国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最低营养需求为每人每日2100千卡热量(1986年制订),与纲要推荐的目标值相比,该基准值偏低。而且,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较大导致了其食物营养消费差距也很大。因此,贫困地区是我国居民营养不良的多发地区和营养改善的难点地区。必须针对贫困地区环境条件差、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实际,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采取扶持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创新食物营养改善方式,如保障人均基本口粮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当地食物资源,采取营养干预措施,以提高其食物消费水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

    三是食物营养改进人群。目前我国这部分人群数量最大,其特征是已经稳定解决温饱,实现了小康,衣食无忧。但在市场琳琅满目的美食诱惑下,加上缺乏食物营养知识,普遍存在肉类油脂等动物性食物消费过多等不合理的膳食行为。对这类人群的膳食调整,必须及时应对,加强指导,加大食物营养知识普及的力度,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模式,以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饮食,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使其由吃饱吃好转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实际上,上述人群的膳食类型划分是粗略的,当前我国食物营养面临的新问题相互交织,相当复杂。要在纲要的指引下,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运用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及干预措施,引导居民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模式和科学的膳食模式,传承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优良膳食传统,预防和控制营养性疾病,方能促进生产、消费、营养、健康协调发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专家解读系列之3

关注“舌尖上的变化”加快食品工业转型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魏益民

(来源《 农民日报 》2014年02月18日04版)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关于“食品加工业发展目标”部分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集群优势突出、结构布局合理的现代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品牌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食品加工及配送企业”,要求“到2020年,传统食品加工程度大幅度提高,食品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构建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5263家,与去年底相比增加1571家,增幅4.7%。食品工业以占全国工业6.8%的资产,实现了占比9.8%的主营业务收入,创造了占比12.7%的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占全国工业的20.9%。食品工业在全国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明显。

    《纲要》强调要发展“方便营养加工食品”。当前,由于社会购买力增强,劳动力和时间成本上升,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提高,“方便营养加工食品”是年轻一代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选择。因此,要“加快发展符合营养科学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方便食品、营养早餐、快餐食品、调理食品等新型加工食品,不断增加膳食制品供应种类”。食品工业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新时期新一代居民的食品消费新需求。

    《纲要》还提出“加快传统食品的工业化改造,推进农产品综合开发与利用”。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传统食品丰富多彩,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在社会迅速发展、物质相对丰富,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代,传统食品工业的工业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将是中国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所面临的新挑战,也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传统食品工业化是指按照一定标准、规范和流程,由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制作,由自动化的流水线代替单元操作,实现操作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工艺自动化、产品标准化的新型生产方式,以形成和其他制造水平相当的食品产业或产业体系。目前,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发展面临五方面的挑战。一是制作原料标准化程度低。二是工艺合理化和标准化水平低。三是食品制造设备落后。四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五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因此,《纲要》在“政策措施”的“加快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部分指出,针对食物、营养和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引导企业加大食物与营养科技投入,加强对食物与营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研究。相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新一代食品科学家、企业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奋斗,中国食品工业体系也将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同步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专家解读系列之4

发展大豆食品改善国民营养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卢林纲

(来源《 农民日报 》2014年02月19日02版)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发展大豆食品。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大豆食品的发源地,大豆及其食品文化源远流长。大豆因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素,被人们誉为“豆中之王”,是“五谷中功兼羹饭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主要食粮之一。大豆食品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养育了中华民族,如今已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改善人类营养的现代健康食品。

    大豆营养丰富而且全面。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农作物。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平均在40%左右,是谷类食物的4~5倍;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齐全,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丰富,营养价值不亚于动物蛋白,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大豆油脂是膳食脂肪的主要来源。大豆中油脂含量一般在15%~20%,油脂除了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基本营养作用外,大豆油还富含人体不能合成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些必需脂肪酸对人体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大豆膳食纤维和低聚糖可以有效改善胃肠微生态环境;大豆硫胺素及核黄素含量均高于谷物食品,被视为B族维生素的最佳来源;大豆磷脂、植物固醇、异黄酮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如上所述,大豆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全面,发展大豆食品有利于改善国民营养健康。

    大豆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大豆消费量超过7100万吨,豆油消费占到国内食用植物油的45%以上,豆粕占饲料工业蛋白原料的60%左右。大豆产业为保障国民生活、促进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调查,2013年我国居民消费食用大豆总量为937.8万吨,人均年消费大豆7千克左右。按照《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人均年消费达到13千克,我国当年需要食用大豆1758.9万吨,将比2012年的实际消费量增加87.6%。

    发展大豆食品利国利民。中华民族素有食用大豆的传统习惯,发展大豆食品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城乡居民营养状况,而且还能有效带动大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可以说是利国利民。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发展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我国大豆品种资源和食品文化优势,加强大豆生产与精深加工的科学研究,开发新型大豆食品、蛋白产品和保健品,扶持大豆食品规模化生产。二是实施以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双蛋白食品工程”行动计划,改善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和义务教育学生的膳食营养。三是依据我国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在大豆优势产区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提出相关支持政策和保护措施,为打造国产大豆食品品牌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专家解读系列之5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食物与营养发展

(来源《 农民日报 》2014年02月20日02版)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秦玉昌孙君茂

    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食物与营养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这是《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的鲜明特色之一。《纲要》明确指出应“加强对食物与营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研究,为我们今后开展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抓住食物生产、食品加工、食物消费与营养改善四个关键环节,大力开展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

    在食物生产环节,要加强食物新品种培育与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挖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功能基因,发挥常规育种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各自优势,选育创制优质高产、功能突出、适应性强的食物新品种。积极开展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包括新资源食品来源、传统食用历史、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主要成分及含量、估计摄入量、用途和使用范围、毒理学等研究;微生物产品的菌株生物学特征、遗传稳定性、致病性或者毒理等研究。

    在食品加工环节,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围绕方便营养加工食品、奶类与大豆食品的生产,加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以及奶类和大豆等的高营养保持度、高值化、方便化的加工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尽快研发一批利用区域优势农产品资源、适合不同人群消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装备研发,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

    在食物消费环节,加强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与保持技术研究。以三类重点产品为切入点,分析测定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建立我国农产品营养品质数据库;筛选营养品质评价的理化指标,构建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标准体系;开发准确、快速、方便、无损且高通量的农产品营养品质检测新技术。研究农产品采收、储藏、运输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规律,分析影响营养品质变化的关键参数,研发一批农产品营养品质保持技术。

    在营养改善环节,加强食物营养对健康的作用研究与产品研发。分析农产品中特有营养功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挖掘促进健康的食物特殊功能因子,深入分析功能因子的代谢途径和作用机理;研究建立食物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的效应剂量及量效关系,为特定营养需求人群提供食物摄入限量标准和指导值。研究开发适合特定人群体质、具有特殊营养功能、满足特殊营养需要的食品,例如母乳代用品、营养强化食品、低盐食物、低脂食物等。

    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需要构建联合协调机制。要针对制约食物生产、食品加工、食物消费和营养改善四个关键环节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逐步建立农业、卫生、商务、食品等多部门科技创新联合协调机制,在项目立项、团队组建、成果评价等过程中,打破学科分割、行业分割、部门分割,实现“田头—车间—市场—餐桌—人体”五点一体、有机联结的良好局面。建立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利益分配制度,激发和保护科技创新活力,促进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协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专家解读系列之6

杂粮食谱巧安排五谷吃出健康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李再贵

(来源:《 农民日报 》2014年02月22日02版)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发展杂粮生产。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杂粮的国家。我们通常认为的主食大米和小麦,虽然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但在微量元素、矿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纤维素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赖氨酸缺乏导致氨基酸平衡问题也很突出。而不同的其他谷物,包括杂粮和杂豆,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在营养成分、健康功能成分方面各有千秋。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传统的平衡膳食被西式快餐所代替,随之而来的就是肥胖(体重超标)、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大幅度增加。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坐待疾病发生后费用高昂、疗效较差的药物治疗,而是应该更多地依赖食物的多样化、增加杂粮食品的摄取等措施,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指出,为了健康,推荐消费者每天食用50克粗粮。因为现在的大米和小麦粉基本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因此,50克粗粮就可以理解为50克杂粮。国内外有关的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人群实验都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增加燕麦、荞麦、薏仁米、大麦等杂粮的食用量,可以显著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有利于降低体重,对改善血液流通、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不过,在杂粮食用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杂粮健康作用的发挥。有些人对谷物的营养分布特点不了解,常见的把绿豆、大豆、黑豆等脱皮后食用就是典型的例子。绿豆和大豆等杂粮杂豆的皮层通常是功能健康成分和营养成分含量最为丰富的部分,脱皮就意味着最希望摄取的营养成分的丢失。

    杂粮与大米或小麦面粉食品相比,口感较粗糙、吸水慢、硬度较大,因此,许多年轻人都不接受杂粮食品。我们建议大家在大米中添加20%~30%左右的杂粮后蒸煮米饭,或者在小麦面粉中添加20%~30%左右的杂粮粉后加工面制食品。推荐大家将多种谷物复配食用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杂粮杂豆虽然是健康谷物,但并不是说每天只以杂粮为主食就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口感粗糙、纤维含量高的杂粮,食用过量也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如肠胃负担加重)。复配食用就可以既简单又科学地利用杂粮实现五谷养生的目标。

    消费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考虑杂粮的不同作用功能后,选择决定主要的杂粮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不正常的消费者,可以考虑多食用荞麦或者苦荞食品。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高血脂的消费者可以适当增加燕麦的摄取量。对于女性,可以增加薏仁米的食用量,而肠胃较差的消费者可以多食用小米粥。

    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杂粮摄取量较高的食谱如下:早餐,燕麦片20克,用牛奶加热2~3分钟后食用;中餐,添加20%的燕麦米、荞麦米、青稞米等杂粮的大米饭;晚餐,添加15%荞麦粉的面粉加工馒头或面条,并辅以小米粥。这个食谱适合于体重超标、血糖或血脂不正常的消费者。这样就可以既享受幸福的饮食生活,又能够保证足够的杂粮消费,改善健康状况。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专家解读系列之1-6  理事长聚焦点: 2014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对此,有关专家通过以上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食物与营养是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全面营养与个性化发展密不可分,总归于生产。把环境搞好,把生产搞好,提供足量的食品是关键。对此,我们必须保障食品源头安全生产,赋予食物高品质则意义更大。

.

.

(3)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达21.63%

 (来源:经济日报 2014年2月26日 第6版)

    本报北京2月25日讯 记者刘惠兰报道:在今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表示,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时期。

    与2008年发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相比,全国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1.2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净增14.16亿立方米。我国人工林面积增长较快,人工林面积为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

    赵树丛同时指出,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赵树丛表示,“根据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目标的要求,我国林地保有量不得少于46.8亿亩,这就是我国的林地保护红线。”但严守林地生态红线形势不容乐观,赵树丛说,近年来各项工程建设项目侵占林地的现象比较严重,每年全国违法占用征收林地案件超过1.9万起。

    赵树丛表示,要守住林地生态红线,一是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发布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切实抓好林地的保护利用规划实施。严格按规划用地,凭借全国林地管理一张图,形成现代的治理和管理的模式。二是要坚决查处违规违法用地案件,坚决落实依法治林,落实《森林法》等法律法规。

    理事长聚焦点:森林是肺,湿地是肾。如果把肺和肾都被破坏了,有再多的GDP何用。再造森林就是再造地球之肺。对此,我们“腐植酸人”不能旁观,而要一如既往的投入到林木生产之中有所作为。

.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