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热点|浙江率先推行肥料限定,种水稻的你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0-04-17   作者:   来源:农大话肥




4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发布《主要作物化肥定额制的限量标准》,4月14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制定了单季稻、迷你番薯、茄子、瓠瓜、茶树、桃树、葡萄、雷竹、山核桃等9种作物的化肥限量标准。

image.png

据悉,标准的制定实施是全面落实2019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发布的《关于试行农业投入化肥定额制的意见》(下称“意见”)精神。

根据意见,2020年,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整县制推进化肥定额制实施2022年,全省全面建立主要作物化肥投入的定额制度,化肥(氮肥)用量比2018年下降5%

浙江的实施方案则鲜明地代表着未来全国农业用肥施肥的技术、产品方向。接下来更多的省市地区、更多的作物品种被限制施肥。

“每亩设定最高化肥投入量,这是对产品的养分利用率高低、施用技术方法优劣的真正检验,也是对所有化肥厂家工艺、研发、设备的考验。”

未来低端低效的传统肥料会没有生存空间,绿色高效新型肥料才会被市场接纳。

        

以水稻为例

该标准规定了单季水稻的施肥限量值,见下表:

image.png

根据这一标准,按照常用肥料含量折算每亩地施用不超过60公斤的肥料。但在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按照农户的施肥习惯,单季水稻底肥与追肥一共需要80公斤以上的肥料。

image.png

据统计,我国水稻施肥的平均利用率为27%-35%。未来随着肥料用量的限制,传统的肥料难以满足产量要求。



满足用量限制还能增产

超级配方水稻控释肥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超级配方水稻控释肥”是在使用第四代包膜技术的蓝膜控释肥基础上,结合了独有的四级活化腐植酸,形成两级智能控释。第一级是蓝膜控释无机养分大幅降低养分流失,第二级是黑智控将土壤和肥料中的无机态养分锁定形成有机态养分。

image.pngimage.png


“超级配方水稻控释肥”包含多种控释肥蓝膜控释肥,不同的释放周期,满足水稻各阶段的养分需求。蓝膜控释肥在土壤中吸收水蒸气,将肥料溶解,形成肥料溶液。当作物根系吸收消耗根际土壤养分后,肥料快速感应土壤养分浓度和水分变化,利用渗透压将肥料溶液通过纳米级微孔释放。此外,黑色颗粒中包含活性腐植酸是天然的活性有机物质,能通过螯合力把被土壤和肥料中的养分牢牢抓住,一端吸附在土壤颗粒上,另一端持养分朝向作物根系,形成“土壤颗粒-有机物-养分”的链条。两种核心技术产品,按比例复配,添加防漂浮技术,为水稻量身打造。因此,农大的“超级配方水稻控释肥”具有一下特点:

1、  精准控释分阶段的释放高峰,满足水稻需肥规律,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追肥次数,省工省时

2、  活性腐植酸缓冲酸碱,让肥料呈中性状态,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透气性,减少根系毒害

3、  壮根蹲苗,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养分、水分吸收效率,调节生长,提高抗逆性

4、  独特的防漂浮技术,让肥料遇水即沉,适用于稻田独特环境。

产品效果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