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拼命撒化肥!撒掉的是你的钱和庄稼的命!

时间:2020-04-08   作者:   来源:儒商功能性肥料


土壤都已经病了!
你都不知道?还在撒肥?
你以为你的地没产量是化肥用少了?
那你就错大发了!
土壤病了,坏了,
种啥都好不了!
用再多化肥都白搭!
拼命撒化肥,撒掉的不仅是你的钱,还有你这茬和下茬庄稼
1、土壤的一个物理结构叫做“土壤团粒结构”,即土壤是由一个小团一个小团构成的,形象来说就像蚯蚓粪一样。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既通气,又保水保肥,而且还有抗旱的作用。

比如,浇水次数过勤、浇水过多,或者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喷洒某些化学杀菌剂,尤其是除草剂,都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

如果团粒结构受到破坏,构成它的小分子团就不存在了,土就成了面儿状的,堆积到一块,就容易造成土壤的板结。很多农民以为土壤板结就是单纯的土壤变硬了,实际上是因为土壤物理结构遭到了破坏,才造成了板结。


2、土壤酸化会造成作物的不适应,作物抗逆能力急剧下降。
image.png
(1)、土壤盐渍化
化肥本身就是一个无机盐,由盐离子构成,比如硫酸钾会分解成K+和SO42-,K+,K+能够被作物吸收,但是SO42-就残留到土壤中了,氯化钾也是同样的道理。

过多的离子残存到土壤之后,导致土壤含盐量过高。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表现在:
①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影响蔬菜植株生长,严重的时候可以说蔬菜就像种在盐水里一样,出现淹根、死棵

②盐离子之间会产生拮抗,影响蔬菜对各种元素的吸收利用

③土壤盐渍化更严重的表现是:
地面在干燥的情况下会出现薄薄的一层“白霜”。
此时盐渍化已特别严重,棚室内蔬菜根系会特别少,后期植株连片萎蔫、生长受阻,出现严重早衰,根系的水分倒流,根系皮层会发红,茎出现萎蔫、腐烂。

(2)、土壤生物性状的恶化
土壤中富含微生物,各种微生物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健康的土壤生物性状是比较好的,有害菌群和有益菌群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当我们不断种植,不断加入化学肥料,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开始慢慢失调,
随着种植年数的增加,根部病害会发生会特别厉害,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到最后即使再怎么施肥,产量也上不去。菜农往往只注重施用化肥,而没有关注到土壤生物性状的一个活化,土壤生物性状的恶化是导致作物减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image.png
(3)、土壤板结
所谓土壤“板结”简单来说就是土壤变硬了,根系扎不下去了。

第一步,根系坏死
作物根系在土壤当中需要呼吸、需要氧气,土壤板结会影响通透性,如果再加上浇大水,水会把土壤当中的氧气压出来,根系得不到呼吸,就会出现沤根,根系也开始坏死。

第二步,根系越来越浅
作物到生长中期的时候根系坏死的速度会超过根系生长的速度,根系会出现早衰,也就是根系越来越浅(比如棚菜番茄、黄瓜的根系就只能往下扎10公分左右,而更多的是变成侧根,顺着地膜往两边生长。如果把根系挖出来,看着也挺长,实际上以侧根为主。)

第三步,影响作物吸收水肥能力
根系过浅就会影响了作物吸收水肥的能力当我们进行随水施肥的时候,不管是沟灌还是大水漫灌,如果地上部浇15公分的水,正常的壤土,水分能够渗透到50公分左右。(就是说一次浇水施肥,距离土壤50公分之内,既有水又有肥。)

但是,如果土壤板结根系下扎受限,这样作物可能吸收的只有10公分左右养分和水分。这就导致了作物出现缺水缺肥的症状。其实我们施的肥并不少,灌的水也不少!只是没有吸收而已。

当土壤板结时再用肥料,土壤盐渍化、酸化就更严重,生物性状也随之恶化了所以作物长不好,不是你用肥少了,而是土壤生病了。

所以,
我们首先要考虑做的是改良土壤!

下面我们说几点土壤改良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改善土壤化学形状:
土壤化学性状和化肥利用率密切相关。眼下我国很多地块复合肥利用率极低。
(某些地区单独使用复合肥的话,利用率连25%都达不到,也就是说施用100斤复合肥用到地,能够被作物吸收的只有25斤左右,其余75斤都白白浪费掉,这部分被浪费的肥料反而会加重土壤盐渍化或酸化。)

其实对于常年大量施入复合肥的田块,土壤里都不会缺肥料,氮磷钾只多不少,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把土壤中残存的氮磷钾,或者说被土壤固定的氮磷钾,一点儿一点儿地活化出来,让作物吸收利用,而不是说过多追施化学肥料所以我们一直提倡有机肥搭配化肥促进吸收。

这样坚持改土,如果保证肥料的吸收利用率能提高到80%,对土壤的破坏会越来越少,土壤本身也有一个缓冲的能力,这样的土壤就会越种越好。


二、补充有益菌(生物菌肥料),改善土壤生物形状:
微生物在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质循环链上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活化土壤有机与无机养分,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增加养分的有效性。)

当前土壤中出现的板结、酸化、盐渍化、土壤贫瘠、地力衰竭等问题,主要是化肥在土壤中长期积累、残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转化而产生的。所以解决当前土壤生态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当务之急是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

生物菌剂作为一个活的东西,受外界制约较大。即使是同一种菌肥,土壤质地、环境条件不一样应用效果可能有很大差别。

目前国内菌肥市场参差不齐,大家在选择时,不管大厂家还是小厂家,不管含菌量高低,都要提前做好试验示范。

三、合理使用土壤调理剂!
土壤调理剂的作用就是把碎的土壤颗粒粘成一个个的小团粒,即恢复土壤团粒结构。土壤调理剂在水的作用下会变得特别粘,一个个的小团粒会形成土壤胶体,这种胶体就形成了土壤团粒结构,保证土壤透气、保肥,根系也更容易往下扎。

土壤调理剂虽然对土壤有改良和调理作用,但选用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是针对哪类土壤的有些是针对碱性土壤,有些是针对酸性土壤,而且用量要合理把握,使用过量会出现另外的副作用。

四、秸秆还田
尤其是针对大棚土壤来讲,秸秆的效果非常好,比单独使用有机肥效果更好。现在很多农民朋友还在使用未腐熟的粪肥作为有机肥,危害很大。不管是鸡粪、牛粪,使用时可以通过加入秸秆腐熟发酵。

以牛粪为例,里面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氮磷钾,一层牛粪加一层秸秆,剁在一起腐熟发酵,这样能把更多的有机质腐熟出来,同时高温发酵可以消灭一大部分病原杂菌。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地块,可以大量使用秸秆,秸秆腐熟的过程能吸收一部分盐分,降低土壤的盐渍化。

总之,土壤恶化后果相当严重!

土壤改良既紧迫又是一个复杂漫长的工程,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一点,要从多方面入手,明确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土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