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长文稿

《理事长聚焦点》(2014年第6期,总第16期)

时间:2014-08-22   作者:曾宪成   来源:

2014722日 星期二 第9期共10

.

(1)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来源:农民日报 201474日 第3版)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从深圳、珠海到佛山、广州,一路上突出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此后,他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在天津、湖北等地考察,在出访和接受国外媒体采访等诸多场合,围绕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

       1.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党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刻反思、对中国发展落后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形势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向前推进的。

.

       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

       这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变革,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奋起直追。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

       这是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必然选择。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

.

       这是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抓住和用好机遇,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我国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塑造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能力大幅提高;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精气神高涨。总起来看,主客观条件都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有利。这个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抓住就能赢得战略主动,否则就有可能陷于被动。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

       当前,我们的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其中,有的牵涉复杂的部门利益,有的在思想认识上难以统一,有的要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有的需要多方面配合、多措施并举。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不移,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

       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改革必然触及利益,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敢于出招、敢于得罪人、敢于突破既得利益,真正让改革落地。

.

       2.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勾画了到二〇二〇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必须准确把握中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

.

       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回答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这个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

       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必须继续朝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坚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

       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目的和条件,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就有了前进方向和基本遵循。要以此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

       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会在这个总目标统领下,提出各个领域改革的目标和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二〇一四年二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对总目标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

.

       纵观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的历史过程,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全新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辛亥革命后,中国人就一直在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治理体系,社会各种力量进行着激烈斗争。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我们党就不断思考未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问题。在全国执政后,我们党继续探索这个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三十多年来,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到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各式各样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政治风波,我们不仅都挺过来了,而且每场风雨过后都发展得更好,同世界上一些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国际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肯定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我们的制度还没有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后一句,规定了所走路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正因为没有拄着别人的拐棍,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们才能始终站稳脚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

.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在人权、选举制度、法治等重大问题上,必须理直气壮,不能以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为标准。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西方国家把他们那套价值观念推崇为“普世价值”,不仅在国内不遗余力对民众进行灌输,还在世界范围进行推销。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

.

       4.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

        现在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三十多年前。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不断探索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等讲话中,提出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

.

       一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经历了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同样需要新的思想引领,仍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

       二是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但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

.

       三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相互依存,没有局部就无所谓全局,没有全局局部也不可能存在,既不能以局部代替全局,也不能以全局代替局部。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每一项改革既要考虑局部的具体情况,更要从大局出发,从全局上来统筹谋划。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防止局部和眼前合理却不利于全局和长远的情况发生。

.

       四是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同时,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

       五是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拿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这是第一位的。同时也要看到,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广,必须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但推行起来还是要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

       六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变革前所未有,同时又保持了安定团结。这充分证明,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

       这六个方面的重大关系,深刻揭示了改革的内在规律,体现了巨大的政治智慧,是总结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处理好这些重要关系,就能把握推进改革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

       5.切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军令状已经下达,集结号已经吹响。完成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迈进。

.

       要广泛凝聚改革共识。人心齐泰山移,凝聚共识很重要。现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这就更需要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工作。要加强学习,吃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到全面领会、全面把握,防止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生搬硬套。特别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要在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下细功夫、苦功夫、深功夫,加强对改革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认识问题,为顺利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引导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

.

       要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按照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扎实开展工作,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要正确推进改革,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准确推进改革,认真执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要协调推进改革,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最大综合效益。要坚持先易后难,从最紧迫的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

.

       理事长批注:在习主席的号召下,我们应当面对困难不怕艰难,勇往直前,把腐植酸事业做专、做透、做扎实,尽可能发挥协会作用,促进腐植酸环境友好型产业大发展。

.

.

.

2)实现可持续转型是最大挑战

(来源:经济日报 2014716日 第4版)

.

       本报联合国电 记者张伟报道:联合国经社事务部日前在纽约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探讨了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回顾了从1950年到2013年之间三代人走过的发展道路,展望了从现在到2050年之间两代人可能会面临的选择,认为届时最大的挑战是实现可持续转型。

.

       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表示,“我们面前的全球挑战是在2050年之前,当地球上生活着90亿人口的时候,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报告指出,只要能显著地调整当前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就能实现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

       报告显示,从1970年到2000年之间,世界人口平均10年增加8亿,在2000年以后达到了每10年增加11亿人口的水平。在过去12年中,世界为7.7亿人口建造了城市,相当于新增了93个纽约市。

.  

       该报告指出,现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是1950年的10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950年的4倍。但是,世界仍然未能利用财富和技术消除贫困与饥饿。全球目前仍有8.5亿人忍饥挨饿,这一数字在过去数十年中基本上都没有改变。

.

       理事长批注::2050 年,地球人达90亿,吃饭是大问题,现在还有8.5亿人饿肚子。人类光吃资源不行,必须寻找转化可持续生产的路子。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生态环境做好,把手上的活做细,一如既往地行绿施绿。

.

.

.

3)我国城市生态化仍处“初绿”阶段

(来源:经济日报 2014715日 第15版)

本报记者 杜 铭

.

      “人的自然健康是绿色发展的首要前提,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健康的最基本保障”。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要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良好的城市。

.

       我国生态城市的健康状况如何?日前,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通过每年一度的“体检”,试图为我们揭示城市的健康状态,并针对现有的雾霾等城市病开出“药方”。

.

       生态城市有“短板”

.

       通过使用动态评价模型对28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考核评价,《绿皮书》评选出生态城市健康发展100强和特色发展50强。结果显示,2012年生态城市健康状况排名前10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广州、上海、南京、大连、无锡、珠海、厦门、杭州、北京。

.

     《绿皮书》分析2012年中国116个生态城市的健康状况发现,生态健康状况良好的城市,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生态社会建设方面采取了一定的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加强环境绿化、保护水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以及普及法律法规等措施,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

.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空间格局还很不平衡,就是突出的一个表现。

.

       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举科分析认为,虽然排名前10位的生态城市健康状况指标得分较高,但整体排名靠前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短板”,指标得分不均衡。例如,深圳市综合排名、生态环境排名和生态经济排名均位居前列,但是生态社会排名第99位;北京绿化覆盖率排名第二,但因为雾霾频发,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二。无锡、珠海、厦门、杭州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说明各城市需要统筹兼顾,在巩固突出优势时,进一步提升综合水平。“一些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的城市,还应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制度,探索构建生态城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生态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生态城市建设的质量。”

.

       破解水资源瓶颈、提升用水效率,也是摆在生态城市建设面前的一个急迫问题。《绿皮书》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人年平均用水量为68.1吨,而德州、榆林、曲靖等城市人年平均用水量都没有超出10吨。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德州为例,因为地表水资源短缺,客水资源不稳定,地下水资源也已经严重超采,使得德州的人年平均用水量仅为4.7吨,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全国的十分之一。同时,城市节约用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绿皮书》显示东莞的人年均用水量高达881.7吨,成为全国最费水的城市,亟待提高用水效率。

.

       空气质量是衡量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绿皮书》显示,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名中,兰州、北京、乌鲁木齐、成都、天津成为垫底城市。2012年中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城市有厦门市、汕头市、梅州市、河源市、珠海市、安顺市、钦州市、内江市、黄山市、赣州市、宜春市、萍乡市、海口市、三亚市。2012年中国116个生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平均为341天,空气优良天数最低的为270天。

.

      城市病“病因”何在

.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但是同时,大范围长时间雾霾肆虐、“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现实令人忧虑,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的生态化仍处于“初绿”阶段。

.

      “空气污染、居民生活饮水污染事件频发,食品药品监管不力,严重影响居民健康,也影响着社会稳定。汽车发展及其交通基础建设需要进行规范,汽车的排污已经成为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换代与服务还跟不上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城市群带圈之间,生态建设还很不平衡,生态亏损与生态盈余城市群之间差距较大,东中西部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标准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与细化。城市内外自然带、农业带、人文带三带相衔建设还没有得到和谐发展。”《绿皮书》对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专家认为,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成就突出;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有许多问题制约着中国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

.

      “像北京、天津这样的城市群,集中了3000多万城市人口,远超过当地的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交通问题、水的问题等都比较突出,同时雾霾天气和周围的污染物排放也是大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城市绿皮书》顾问陆大道说,在张家口、承德地区十几万平方公里范围之内,对生态环境有一系列的限制,保持了生态服务的基本功能,才保证了密云水库的水符合饮用标准。他认为,当前“城市病”凸显,生态环境的支撑条件是一个较大问题。

.

     《绿皮书》总结,“一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支撑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日益脆弱。二是城市规划短视,随意更改,城市管理粗放”,导致各种形式的“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

       治理城市病是“综合工程”

.

       未来我国将处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而与之伴随的各种“城市病”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城市发展必将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上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绿皮书》中,刘举科、孙伟平、胡文臻等专家提出:城市病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强化制度、创新技术,并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来实现。绿色、智慧、健康、宜居的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

.

       陆大道说,我国应进入中速经济增长期,不能像过去那样将绝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追求经济增长,现在要逐步增加国家投资在完善社会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比例。“到了一定的阶段,比如人均GDP在5000到1万美元的阶段,人民有更高的要求。养老、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环境,都需要国家拿出更大的投入,经济指标要相对低一些。”他认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形成我国发展的“三维空间”,才能达到最和谐的社会状态。

.

理事长批注::“初绿”已经不简单了。腐植酸是“绿色天使”,在工农业饰绿中,可松可紧,可大可小,可缓可急,只要投入,必见春光。

.

.

.

4)农业部:当前农业发展五大问题不可低估

(来源:中国农资 2014711日 第3版)

.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面临一些新情况,五大问题不可低估,亟须高度关注。

.

       首先是自然灾害不可低估。农业部预计今年夏季农业气象灾害将呈旱涝并重格局,要求各地时刻绷紧抗灾夺丰收这根弦,立足防大灾、抗大灾,早部署、早安排。

.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下半年全球将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厄尔尼诺事件。秋季南方低温阴雨、东北初霜冻提前的可能性比较大,北方冬麦区还可能发生秋冬连旱,将影响秋粮产量形成和秋冬种生产。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螟、黏虫、马铃薯晚疫病等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发生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其次是农产品市场的挑战不可低估。韩长赋表示,从市场价格看,今年以来农产品市场总体走势偏弱,多数农产品价格呈下跌态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价格下行压力仍较大,库存又处于历史高位,新粮集中上市后可能出现卖难现象。

.

       再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重大动物疫情不可低估。韩长赋指出,下半年是农产品集中上市、消费的旺季,也是动物疫病高发期,保质量、保安全还要付出更大努力。

.

       此外,推进农村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不能低估。据韩长赋介绍,当前各地推进农村改革的积极性很高,但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性问题。如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展不一,有的操之过急,有的等待观望;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土地流转规模和速度,强制下命令、定指标,少数地方甚至出现打着改革旗号低价征用农地、多占耕地的苗头。

.

       最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不能低估。从家庭经营性收入、农民工工资等农民收入的相关构成看,今年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

       理事长批注::农业发展“五大”问题,与腐植酸都可关联。腐植酸的抗逆性,可防御像干旱、水涝、病害等自然灾害;腐植酸提高作物品质,可提高农产品价值;腐植酸源头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治具有独特作用 ;还有优化土壤,提高土地质量,通过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均可让腐植酸产品导入。

.

.

.

5)绿色债券萌芽

(来源:经济日报 2014721日 第16版)

.

       近期,国际金融公司(IFC)在伦敦成功发行5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项目。这是首只在境外发行上市、以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

.

       绿色债券目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以债务债权关系为基础的金融工具,不过募集资金通常仅仅用于对环境友好的项目。

.

        全球75%左右的绿色债券用于交通项目,另有部分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农林业及废弃物和污染控制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量已超过150亿美元,高于去年全年112亿美元的发行规模。根据limate Action Program估算,全球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在今年底将达到400亿美元,2015年有望接近1000亿美元。

.

       2008年,世界银行发行了全球首只绿色债券,随后绿色债券发行人类型不断增加、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大,其投资者中既有养老基金,也有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如高盛、黑石、苏黎世保险)、知名公司(如微软、福特汽车)和中央银行(如巴西和德国中央银行)。

.

       由于绿色债券可以帮助发行人融资、推动可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乐观。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绿色债券将在全球范围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广。

.

       目前,我国碳金融制度初步建立,绿色债券也已在银行间市场萌动发展。今年5月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一只10亿元碳收益票据,期限5年,填补了国内与碳市场相关的直接融资产品的空白。

.

       但未来的绿色债券发展也可能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绿色债券缺乏严格定义,募集资金用途没有明确边界。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发行透明度,今年2月多家商业银行联合发布了绿色债券的“基本原则”,给出了绿色债券认定、信息披露、管理和报告流程等相关内容,但其适用范围还有待检验。此外,债券持续期间的监管规则尚未明确,发行人可能以绿色债券的名义融资,但实际上将募集资金用于其他传统行业。最后,与普通债券相比,绿色债券票面利率相对偏低,能否吸引更广泛的机构投资者也是其面临的挑战。

.

理事长批注::据估算,今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将达400 亿美元,2015 年将达1000 亿美元。腐植酸、腐植酸产品、腐植酸产业如何接轨,对生态环境、绿色经济、地球村建设至关重要。

.

.

.

6)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来源:经济日报 2014711日 第1版)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7月10日至12日召开,“改革驱动,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这个主题不仅反映了当下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

.

       200多年的产业革命,建设了璀璨的现代文明,推动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同时也让地球的承载能力到了十分脆弱的地步。人类很多文明的消亡,都是生态系统的衰败造成的。面对人与自然的矛盾,一些西方极端环保主义者片面强调环保,反对新兴国家工业化,认为这将进一步破坏地球生态平衡;而新兴国家中只重经济发展,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

       事实上,这两类极端的观点和做法都不可取。

.

       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仅占世界20%人口的发达国家,消耗了占世界80%的资源。如今,当占世界8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也要享受工业文明成果时,却只剩下20%的资源和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环境问题是地球不可承受之重,我们不可能按旧的模式发展。

.

       人和自然的矛盾是人类一直面临的难题:我们曾经以自然为中心,万物皆可拜为神灵,灾难来时匍匐祈祷;我们曾经以人类为中心,坚信人力定能胜天,改天换地却破坏了生态;如今,我们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必须改革过去的发展模式,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才能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作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作为13亿人民的家园,中国必然要扮演重要的角色。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将为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当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来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式去解决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

        理事长聚焦点::腐植酸产业的走向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时代就是腐植酸的时代,因碳循环故。我们的产业思想是“普利惠民”,我们奉行的就是“普世价值”,我们不向文明行吗?!

.

.

.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经济日报 2014711日 第11版)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二〇一三年九月七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

       1.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

       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

.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多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进入高发频发阶段。比如,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全国频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等等。

.

       这些突出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社会反映强烈,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像有人所说的,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

       二〇一三年五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饱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耕地逼近十八亿亩红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情况严重;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等等。这种状况不改变,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反过来必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将越来越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

       环顾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在发展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了一堆没有价值甚至是破坏性的东西。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特别是有些地方,像重金属污染区,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至今没有恢复。英国是最早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伦敦在很长一段时期是著名的“雾都”。一九三〇年,比利时爆发了世人瞩目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使美国洛杉矶“闻名世界”。殷鉴不远,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教训极为深刻。

.

       中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走老路,去无节制消耗资源,去不计代价污染环境,难以为继!中国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

       我们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

       3.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精心研究和论证,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态红线,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把良好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对于生态红线全党全国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

.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坚持陆海统筹,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大部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泽而渔,最后必然是什么鱼也没有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十八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扩大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4.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犹如“指挥棒”,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是最重要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

.

       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造成损害和破坏必须追究责任。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

       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

       理事长聚焦点::腐植酸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美丽因子,让“腐植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那就是显金显银。腐植酸的福祉在于构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好,腐植酸好;腐植酸好,生态环境必然好。

.

.

.

8)云南启动首个“熊猫标准”森林碳汇项目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4715日 第A1版)

.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7月11日讯  6月28日,由云南省林业厅、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中国TNC)、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发实施的迪士尼滇西南澜沧江流域-怒江流域植被恢复森林碳汇项目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洛党镇永和村启动。这是云南开发并实施的第一个“熊猫标准”,并遵循“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森林碳汇项目。

.

       项目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镇康两县分别选取了15500亩、7000亩符合“熊猫标准”要求的宜林地块实施碳汇造林,选用旱冬瓜、杉木、西南桦等乡土树种,结合已有的灌木和零星乔木树种,营造乔灌草立体恢复的混交林。项目实施期限从2014年到2034年,共计20年,前期投资900多万元,营造2.25万亩碳汇林,预期可以吸收35万吨CO2-e的减排量。

.

       迪士尼滇西南澜沧江流域-怒江流域植被恢复碳汇造林项目采用中国TNC科学的造林方法,多重效益植被恢复示范的实践,整合中国TNC引入的华特迪士尼公司的资金和国家造林项目资金,按照“熊猫标准”组织实施。积极探索林业碳汇模式在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森林植被恢复、生态补偿机制中社区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熊猫标准”是北京环境交易所在中国市场设立的自愿减排标准,规定减排流程、评定机构、规则限定等内容,完善了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熊猫标准”大力推动农、林、牧、副、渔业的生态补偿类项目,促进市场向工业补偿农业、城市补偿农村、东部补偿西部、高排放者补偿低排放者的方向发展。遵循熊猫标准原则,被合格的第三方机构核证,并通过注册,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熊猫标准信用额,信用额可以在国内外自愿市场上进行交易。

.

        迪士尼滇西南澜沧江-怒江流域植被恢复碳汇造林项目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的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和南捧河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周边的重要廊道地带。早在2013年3月,项目就开始按照熊猫标准项目开发程序及规则着手选点,鉴于对造林地块的严苛要求和造林区域生态区位重要性的考量,最后确定在临沧市的凤庆和镇康两县实施。

.

理事长聚焦点:“熊猫标准”多好,人人自愿多好,腐植酸碳汇多好。生物多样性建立在腐植酸上,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作为十分有益。

.

.

.

9)联合国发布《深度减碳出路》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4717日 第4版)

.

       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日前发布由15个国家联合参与撰写的《深度减碳出路》报告,报告主张从推广使用可持续能源入手,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实现低碳发展之路。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发布会上的致辞中强调,大幅减少碳排放是可行的,但需要全球致力于推广主要的低碳能源技术。潘基文说,《深度减碳出路》报告强调了3个支柱性领域,即能效、低碳发电和燃料转换。他期待各国根据自身需要、资源和重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组合,但所有国家都需要踏上低碳发展道路。

.

     《深度减碳出路》报告提出的减少碳排放的3个支柱性途径是:在包括建筑、运输和工业在内的能源终端使用部门提高能源效率和节约能源;实现发电方式低碳化,如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持续能源;用低碳电力、可持续生物燃料和氢的组合替代运输、供暖和工业过程中使用的化石燃料。

.

       报告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和总部设在巴黎的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牵头,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等15个国家的30家机构联合参与撰写。

.

       理事长聚焦点:深度低碳强调了三大支柱性领域,即能效、低碳发电和燃料转换。人类须在传统产业上转换,否则地球再烧下去就成焦炭了。对此,我们“腐植酸人”必须深耕至地球的“脉动”处。

.

.

.

10)山东:一根秸秆赢得“三心”

(来源:经济日报 2014714日 第12版)

.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每年产生的8700万吨农作物秸秆中,有八成被综合利用。这其中,高唐县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秸秆收储新模式——“千吨点”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一大亮点。

.

        农民增收“减负”开心

.

      “过去一烧了之的麦秸如今成了‘宝’,不但有人帮俺收,还能换钞票。”盘点起今年“三夏”的“意外收获”,高唐县姜店镇三杨村农民林少农喜不自禁。

.

       林老汉家种了10亩地,过去最令他头疼的就是处理秸秆。“前些年,光清理麦秸就要一家老小忙活一整天,累人不说,关键是挤占抢种时间,所以很多人干脆就一把火烧了。明知祸害环境,可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今年,林老汉所在的三杨村建起了泉林集团收麦秸的“千吨点”,麦子收割当天,麦秸便被打捆运走,抢种时间至少提前了一天。

.

       秸秆处理难题的解决,让种粮大户们转忧为喜。高唐县梁村镇盖洼村种粮大户范文来今年种的237亩地产出的55吨麦秸,直接卖给泉林集团的“千吨点”,仅此一项就净赚3万多元。在县里扶持政策的“护航”下,“千吨点”的经营者也从这一模式中获益。姜店镇三杨村“千吨点”负责人贾士强“三夏”期间收储秸秆800多吨,按每吨550元的价格全部销售给泉林集团。“今年‘三夏’,俺收入40多万元不成问题。”贾士强高兴地对记者说。秸秆收购点效益增加的同时,当地秸秆运输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有秸秆运输户650余户,带动了农民增收。

.

       企业节能减排省心

.

       泉林集团董事长李洪法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千吨点”模式,即:公司以每6千亩—8千亩耕地为单位,建立一个占地20亩、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精料各1000吨的标准化秸秆收储“千吨点”,和农户签订秸秆回收合同,将秸秆收集打捆,并在料场进行标准化储存,按照公司的储运计划调运。

.

      “千吨点”收集的秸秆一到泉林集团便成了“一草三用”的宝贝:第一是运用自主核心技术“以草代木”造纸;第二是将制浆提取纤维后的剩余物再做精深加工,制成优质黄腐酸肥料;第三则是将不能进入制浆环节的秸秆叶子等杂质,用于制造饲料或发酵基质。“每用秸秆生产一吨草浆,等于少耗费4立方米木材。按年产40万吨草浆换算,相当于少砍伐160万立方米木材、保护了20万亩成材林。同时,我们用专利技术加工制成的黄腐酸肥料,解决了过去秸秆直接还田易诱发病虫害等弊端,促进了农民的丰产增收,更让秸秆‘吃干榨尽’,真正实现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李洪法说。

.

       政府禁烧“减压”放心

.

       秸秆有了好归宿,让政府在“三夏”期间的“禁烧”压力也减轻了不少。“今年,全县没有一起焚烧秸秆现象。农民踊跃将秸秆卖给泉林集团,我们的主要任务转变为维护运输秩序。”负责“三夏”防火的赵寨子镇倪堂管理区书记朱其贤说。“农业难题工业解决,今后,我们将加大对工业化秸秆还田模式的扶持力度,在促进泉林发展、惠及高唐百姓的同时,力争将这一模式推向全国,造福亿万农民。”高唐县委书记刘春华信心满怀地对记者说。

.

      下一步,山东将积极构建秸秆资源科学、合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突出抓好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工程,力争实现秸秆由“次生品”、“废弃物”到“农产品”、“商品”的转变。

.

      理事长聚焦点::“一草三用”,通过秸秆获取腐植酸还田可行。

.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