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秋种油菜,12篇腐植酸文献助您解索丰产提质密钥

时间:2025-09-09   作者: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   来源:

秋种油菜,12篇腐植酸文献助您解索丰产提质密钥

当前,油菜秋冬种已经陆续启动腐植酸在油菜种植中展现出多重优势:改良土壤结构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根系发育促进生长增强植株抗逆性防止早衰提高油菜产量降低油菜籽粒重金属含量等。现分享12篇腐植酸在油菜上应用文献研究成果,为科学应用腐植酸及其衍生肥料、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硅业学院)杨志颖等研究了O3氧化褐煤腐植酸对盐胁迫条件下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Na2CO3胁迫下,浓度为3g/L的褐煤腐植酸溶液经氧化7min处理,对油菜种子的发芽率促进作用最明显,发芽率可达78%。[来源:《腐植酸》,20253):3542,48]

2.华中农业大学刘小焱研究了引发处理对低温下油菜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mg/LBFA(黄腐酸)引发处理可促进油菜种子萌发,平均发芽时间缩短12.92%。[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3.贵州大学农学院娄飞等研究了复合微生物(CM)、强阴离子交换吸附剂(SAX)、加工牡蛎壳(POS)和复合腐植酸(CHA)4种不同复合调理剂对喀斯特地区稻油轮作系统中Cd富集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构表明,与对照(CK)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后显著提高了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有机质(OM)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P<0.05)。在水稻季Cd主要富集在根系。与CK相比施用不同复合调理剂后各器官中Cd含量均显著降低糙米中Cd含量降低19.18~85.45%(P<0.05)。不同处理下稻米Cd含量为CM>POS>CHA>SAX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限量值(GB 2762-2017)(0.20mg/kg)。在油菜季发现油菜具有潜在的植物修复能力Cd主要在根和茎中富集。仅CHA处理下显著降低了油菜籽粒Cd含量0.156mg/kg(P<0.05)。CHA处理不仅保持土壤pH值和SOM含量而且降低了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中土壤有效态Cd的含量稳定了残渣态Cd的含量。更重要的是CHA处理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而且总成本较低(1255.230美元/hm2)。[来源:《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23376]

4.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刘娜等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植酸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腐植酸肥料和习惯性施用化肥后,土壤中N、P、K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提高,相关分析显示,当施用腐植酸肥50kg/hm2时,水解性氮、速效钾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相关,而施用腐植酸肥100kg/hm2时,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与单株产量(测定各单株有效荚果、单荚粒数、千粒重,计算单株理论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说明本腐植酸肥在油菜上的最佳施肥水平为50~100kg/hm2。[来源:《农业科技通讯》,2022(5):156160]

5.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耿魏伟以油菜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摘实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腐植酸粉对油菜生长和砷吸附的影响。施用20g/kg腐植酸粉时,油菜株高最高,与对照实验相比高度增加了22.19%(P<0.05)油菜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其干重分别是对照实验茎叶、荚壳和籽粒的1.6倍、1.47倍和1.59倍(P<0.05)。与对照实验相比,施用20g/kg腐植酸粉时,油菜根部处砷含量降低59.68%(P<0.05)施用16g/kg腐植酸粉时,茎叶中砷含量降低23.14%(P<0.05)施用20g/kg腐植酸粉时,荚壳中砷含量降低35.58%(P<0.05)施用16g/kg腐植酸粉,籽粒中砷含量降低46.06%。综合分析,施用16~20g/kg腐植酸粉可确保油菜显著增产,同时降低油菜各个部位中的砷含量。[来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2(2)16]

6.贵州省化工研究院谯祖勤等研究了腐植酸硒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施用外源腐植酸硒肥有利于油菜植株各部位硒含量的增加,且以始花期施肥效果最佳;富硒能力表现为总硒含量果实>根≈叶>果皮≈茎,有机硒含量果实>叶≈果皮>根≈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2(6):46,9]

7.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文玲研究了腐植酸水溶肥对油菜的效果。结果表明,处理5“口田”腐植酸水溶肥试验田油菜角粒数、千粒重最高,分别为60.22个、4.15g;处理3“一桶天下”有机水溶肥角粒数居第二,为58.92个;处理4“康勃”腐植酸水溶肥千粒重居第二,为3.88g。[来源:《青海农技推广》,2022(4):33~38]

8.潍坊加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亮等以油菜为供试作物,研究聚谷氨酸腐植酸水溶肥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冲施聚谷氨酸腐植酸水溶肥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发育,能显著提高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抗病能力,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率分别降低51.3%、81.3%,能显著提高不同生长期油菜角果皮、籽粒的鲜重、干重,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效益,增产率和增收率分别提高27.2%、27.6%;与腐植酸水溶肥相比,在提高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抗病能力与不同生长期油菜角果皮、籽粒的鲜重、干重方面更为显著。综合考虑,聚谷氨酸腐植酸水溶肥比普通腐植酸水溶肥更具生产潜力。[来源:《腐植酸》,2020(2):60~64]

9.浙江农科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徐京采用新美洲星腐植酸水溶肥拌种+喷施,研究其对油菜生长发育及病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美洲星腐植酸水溶肥处理区菌核病发病率10.12%,较对照区12.50%稍低,但差别不大;暂时未发现根腐病;潜叶蝇发病率试验区5.66%,稍低于对照区7.55%,但是单株病害严重程度轻40%,说明新美洲星对潜叶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油菜喷施新美洲星在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上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角粒数为21.92,较对照19.67高11.14%。籽粒产量实测为1965kg/hm2,较对照的1755kg/hm2高11.97%。喷施新美洲星可以显著增加每角粒数,因而产量显著增加。新美洲星处理区产值较对照区增加1050元/hm2,成本增加了499.5元/hm2,纯收益增加了550.5元/hm2,显著高于对照区。[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13):266]

10.常德市土壤肥料学会覃建忠等于2015-2016年使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钙镁磷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和不施任何磷肥对油菜进行田间对照试验。结果显示,2015年,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为5.1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为5.0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为10.50%;2016年,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为4.9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为5.3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为11.00%。这说明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和施过磷酸钙磷肥与不施任何磷肥能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来源:《农业科技通讯》,2019():178~180]

11.新郑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孙伟霞研究了腐植酸水溶肥在油菜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用腐植酸水溶肥供试肥料于油菜起身期800倍液、开花前期和结荚期400倍液各喷1次,共喷3次,与同期喷洒等量清水相比,增加了油菜的单株角果数、单角粒数和千粒重,平均每667m2增产16.6kg,增产率为7.2%,方差分析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来源:《河南农业》,2011(9):17]

12.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高菊生等研究了“天地福”腐植酸铁多元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基肥+追肥”处理油菜籽粒产量为2384.5kg/hm2,比等养分的当地施肥(NPK)增产616.9kg/hm2,增产率25.9%;比对照(不施肥CK)增产917.1kg/hm2,增产率38.5%。生物产量也以“基肥+追肥”处理油菜为最高(13656.8kg/hm2),比对照(不施肥CK)高9121.2kg/hm2。经济性状以“基肥+追肥”处理油菜为最好。与等养分的当地施肥(NPK)比,每株平均株高高13.6m,第1次分枝数多5个;第2次分枝数多8个;果角数多563个;秸秆重增加106.0g;籽粒重增加37.5g,千粒重多1.1g。[来源:《耕作与栽培》,2009(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