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11篇腐植酸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应用效果显著

时间:2024-03-12   作者:   来源:

11篇腐植酸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应用效果显著

今天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春回大地万物苏,又是一年播绿时,全国多地开展了植树活动。实践证明,腐植酸、黄腐酸通过浸根、蘸根、灌根、喷叶等方法,可以促进苗木移栽、扦插过程根系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现选择腐植酸、黄腐酸在苗木移栽上的11篇研究文献,分享给大家。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杨群辉等研究了生化黄腐酸钾在树木移栽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生化腐植酸类肥料能较好地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移栽后12个月云南山茶的成活率提高了11.7 % ,乐昌含笑的成活率提高了7.9 % ,滇润楠的成活率提高了5.1 % ,充分说明腐植酸在作物栽培中起到的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来源:《西南农业学报》,2020,33(1):117~120]
2.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孙山等研究了黄腐酸对甜樱桃砧木“吉塞拉”扦插苗蒸腾作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黄腐酸可显著降低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且黄腐酸浓度越高效应越显著。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0.08、0.16、0.32g/L的黄腐酸,使移栽成活率分别提高了4.0、8.3、6.7个百分点。上述结果表明喷施代谢型抗蒸腾剂黄腐酸能通过调节气孔开度而减少水分损失,且以0.16g/L黄腐酸的效果最好,可提高“吉塞拉”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来源:《北方园艺》,2018(10):45~49]
3. 山东农业大学左逸研究了黄腐酸对盐胁迫下旱柳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降低了幼苗新梢生长量、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生根指数,影响了POD和PPO、IAAO的活性,加入黄腐酸后对1‰盐浓度胁迫下柳树插条生根率缓解效果最好,生根率提高了18%。[来源: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4. 福建农林大学冯振华研究了油茶起苗后不同保水处理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在室外的油茶苗在放置第3d成活率已经为零,室内处理的油茶苗在第5d成活率为零。保水剂、黄腐酸和阿司匹林三种保水措施处理的油茶苗在放置前4d中成活率下降幅度较小,成活率维持在80%左右,到第5d开始显著下降。保水剂和黄腐酸处理的油茶苗在第8d成活率降至为零,阿司匹林则在第9d降至为零。[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宁夏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周全良等研究了叉子圆柏扦插繁殖技术。结果表明:插条处理液和插条长度是影响叉子圆柏硬枝扦插繁殖成活率的重要因素。腐植酸钠和高锰酸钾处理种条效果较好,腐植酸钠处理叉子圆柏插条平均成活率93.8%。综合扦插育苗成活率和越冬保存率考虑,插条长度以25cm左右为宜,且育苗时间以5月初至6月中旬前较好。[来源: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林业专题论坛)论文集,2012]
6. 河南农业大学何威研究了黄腐酸抗蒸腾剂对女贞、欧美杨、刺槐幼苗生长和几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处理后的女贞、欧美杨、刺槐幼苗的成活率均显著提高,不同浓度黄腐酸处理3种苗木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6.7%、92.7%、93.3%,分别比对照提高18.7%、19.4%、13.3%。[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王立民等研究了腐植酸在榆叶梅扦插育苗上的应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腐植酸处理比萘乙酸处理的成活率提高3.8%,100ppm腐植酸处理比萘乙酸提高2.2%,200ppm腐植酸处理比萘乙酸提高2.9%。[来源:《腐植酸》,2003(4):22~24]
8. 山西省朔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张士权研究了黄腐酸在林业上的应用。结果表明:600~1200倍不同浓度的黄腐酸溶液对油松、樟子松、华北落叶松云杉根6~12小时,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1.9%~163.3%。[来源:《腐植酸》,2002(1):21~25]
9. 武城县林业局王其东和赵永军研究了腐植酸钠对毛白杨硬枝扦插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腐植酸钠处理毛白杨插穗效果显著,硬枝扦插育苗成活率高,比对照提高23%,苗木高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7.6%和15.0%。[来源:《山东林业科技》,2001(5):20]
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杨光滢和祁月清研究了黄腐酸对盐碱地枸杞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黄腐酸喷洒枸杞对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并以40克/亩的效果最好,成活率为94%;80克/亩次之,成活率为91%;20克/亩的效果不明显。[来源:《腐植酸》,1996(2):10~11]
11. 河南省林科所刘占朝等研究了黄腐酸钠对侧柏造林生理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造林时,叶片蘸黄腐酸钠,能够降低叶片蒸腾速度,提高叶片含水量,延缓叶片衰老程度。侧柏苗木叶片蘸取0.1%的黄腐酸钠溶液,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1.3%。[来源:《林业科技通讯》,199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