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新观察:①土壤生物②拯救雨林③植物受精

时间:2023-08-14   作者:   来源:



新观察:①土壤生物②拯救雨林植物受精

一、近六成物种可能生活在土壤中

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瑞士科学家首次对全球土壤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土壤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地球上约59%的物种在此繁衍生息,是此前对土壤物种丰富度估值(25%)的两倍多。生活在土壤中的所有物种中,比例最高的是真菌,90%的真菌生活在土壤中;其次是植物和它们的根,86%生活在土壤中;蚯蚓和蜗牛等软体动物有20%生活在土壤中。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土壤物种多样性的数据极不完整,尤其是在全球南方,研究结果在某些情况下显示出巨大的差异。例如,平均有40%的细菌生活在土壤中,但范围从25%到88%不等。病毒也是如此。该研究是首次但重要的尝试,旨在估计在土壤中生活的物种的比例,目标是为全球土壤及其生物保护决策提供基础。土壤的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但土壤承受着来自农业集约化、气候变化、入侵物种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应加大保护力度。相关论文《Enumerating soil biodiversity》于8月7日发表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

原文阅读: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04663120

二、亚马孙八国组建联盟拯救雨林

亚马孙雨林被视为地球的“绿肺”,吸收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8月8日,八个南美洲国家同意成立一个联盟以对抗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它们在巴西举行的峰会上誓言阻止这片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走上“不归路”。该组织的成员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秘鲁、苏里南和委内瑞拉在亚马孙河口的贝伦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制定了一份近万字的路线图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停止森林砍伐并打击助长森林砍伐的有组织犯罪。亚马孙合作条约组织峰会《贝伦宣言》包含113项要点,大部分为新形式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旨在保护地球上最大的“植物肺”,进而促进该战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贝伦宣言》第35条指出:“敦促发达国家履行提供和调拨资源的承诺,包括实现每年调拨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目标。”亚马孙国家认为,“鉴于扩大气候行动的迫切需要”,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优先事项”,该目标应于2024年实现。

原文阅读:https://ckxxapp.ckxx.net/pages/2023/08/10/9e9f48f67b264d40a7de210c59bd7821.html?praise=1

三、我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受精恢复新机制

为什么双受精失败,胚珠会持续吸引花粉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红菊研究组发现了雌配子直接通过分泌花粉管吸引信号恢复受精的机制,回答了这一问题,为解答自然界有些物种的助细胞在进化中丢失提供了线索,并为通过人工授粉挽救濒危物种提供了理论参考。李红菊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维才的早期研究证实了中央细胞参与花粉管吸引。以此为基础,科研人员采用转录组分析方法,确定了97个候选小肽并进行体外纯化,再通过体外花粉管吸引实验进行一一验证,筛选出SALVAGER1(SAL1)和SAL2这两个具有花粉管吸引能力的信号分子。进一步,在体内条件下,研究证明它们具有花粉管吸引能力,且SAL1/2能够直接结合在花粉管的质膜上。研究发现,SAL1/2在受精前定位于中央细胞。而当助细胞吸引能力缺陷或者在受精过程中被突变花粉管破坏,SAL1/2定向分泌到胚珠珠孔,到达株孔外的株柄上。这意味着从空间分布上取得了SAL1/2可作为吸引信号引导花粉管从株柄到达胚囊的证据。相关论文《Central-cell-produced attractants control fertilization recovery》于7月28日在线发表于Cell《细胞杂志上。

原文阅读: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3)00731-6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