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肥料专委会新闻资讯站


李学科,心连心集团“李学科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带领团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等一个又一个国家级荣誉,他是国内第一个对变电机组部件变频器进行自主维修,被称为“行业第一人”。2023年,李学科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1.jpg


2005年,21岁的李学科大专毕业,通过招聘考试进了心连心公司,成了电气岗位的一名“小电工”。刚到岗位,爱琢磨,爱鼓捣,爱钻牛角尖,爱问为什么的李学科就有了许多的小发明,小改造,有了“金点子”“技术能手”的雅号。凭着一股钻劲,李学科在平凡的岗位中脱颖而出,短短6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的大专生成长为工段长,成为管理干部以后,李学科仍然不忘初心、“钻劲”十足,像刚踏入企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天天抱着专业书籍“啃”个不停;公司的历年大修,他都冲在最前边,负责最苦最累的变电场年检工作;别人都不愿意站在烈日下工作,他却甘之若饴……

2014年,李学科在集团工会的支持下,带领8名优秀工人组建了李学科创新工作室。如今,工作室已经发展四个创新小组,26名成员,且还有20名预备成员,10名积极分子,9年来,为公司创效1500余万元,更重要的是,工作室营造了全员创新的氛围,调动了一线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工作室也先后获得了县、市、省模范创新工作室称号,市、省、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工作室成立后,员工的整体技能提升、创新积极性提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高压变频器维修费用高的问题。变频器,是整个企业供电环节重要的节能设备,一台变频器每年能节约电费50万元,美中不足的就是受环境影响易损耗,使用寿命较短,隔三差五就得让专业的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每次费用5000元,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2.jpg


按常理,这不在李学科思考和工作范围之内,他只管确认是哪个部分坏了,让厂家维修就好了。但来回两个月的修理时间真耽误生产,修理费用也高,心连心变频器多,每年这上面花的钱百万千万,李学科就觉得像花了自己的钱一样冤枉和心疼。敢不敢自己修,能不能自己修?

李学科说:“我负责的设备频繁出现问题,不能把责任全推到部件质量和环境因素上,我要试试自己维修,修好了就能一劳永逸,修不好也不会有更坏的结果。”

前无古人,也有风险。李学科把他的想法和同事、领导进行了沟通,成立了变频器攻关小组,经过一年多的攻坚战,成功设计制造出“变频器驱动板检测平台”,仅需要2个小时花费200元就可以完成对变频器的检测诊断,也已经实现了自主维修,这项发明还荣获“全国优秀质量奖”。实现变频器的自主维修,让李学科和他的团队备受鼓舞,他们又把目光瞄向另一个频繁“罢工”的设备——低压机励磁柜,设计出了励磁柜双通道运行的妙招,得到生产厂家的高度认可,采纳了他的设计,还特意从武汉发来了感谢信。

几年来,李学科带领创新工作室对高压变频器等设备从维修到升级,从升级到革新,从革新到创新,探索和走过了科学大胆的技术改造之路,以取得的可喜成就而言,完全可以把这样的技术革新比作一场“技术革命”。而这样的“技术革命”带来的变革与变化首先是逼迫变频器生产行业和生产厂家要务必追求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其二是保证了使用变频器的下游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其三是为这一行业企业和这一生产环节节约了大量资金。


3.jpg


李学科十几年的技术痴迷科学梦幻硕果累累,他共完成了上百个技改项目,荣获10次公司技术进步奖。今天,技术进步更加迅猛,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李学科说,短短几年,变频器当初的革命今天已经落伍了,许多曾经的技术改造今天都弃之不用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和我的“李学科工作室”今天想到的是如何响应公司的号召,把人工智能、工业4.0等新技术运用到我们工作当中去,只要永远拥有一颗愿意思考,善于思考,永不凋谢的科技革命之心,我们就一定会站在科技革命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