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最新观察
一、2022年全球碳市场收益高达630亿美元
2022年的情况再一次证明了碳市场交易体系是为政府增加额外收入的有效来源。在收入总额方面,得益于配额价格的持续增长、拍卖机制的引入、配额拍卖比例的日益增长以及碳市场的不断扩展,2022年全年碳市场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30亿美元。自2008年以来,全球碳交易体系已筹集超过2240亿美元资金,其中该收入一半以上均为2021、2022年两年创造。作为全球成交量及成交额最大的碳交易体系,欧盟碳市场碳配额收入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全球募集资金的近65%均从欧盟碳市场产生。
网址链接http://www.eeo.com.cn/2023/0408/585396.shtml
二、广东碳交易量和金额均居全国首位
广东省目前已形成世界第四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至2022年年末,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2.143亿吨,成交金额达到56.39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35%,均居全国首位。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将数据中心、陶瓷、纺织、交通行业也纳入交易范围;研究大湾区碳市场可行性,协同推动建设辐射带动东南亚,探索与国外碳市场链接。
网址链接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3-04/10/content_85428.htm
三、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接收个人开户
近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公布接收个人投资者申请,并同时发布《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会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22年修订),对个人投资者开户资格作了明确规定。根据新修订的《办法》,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进行碳交易,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严格遵守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交易规则及各项业务细则。同时,需持有证券、期货、碳交易等投资账户满一年,且满足近一年交易额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等要求。
网址链接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3-04/10/content_85427.htm
四、湖北试点碳市场完成新政后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3月27日,湖北试点碳市场完成首笔在《湖北省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暂行)》政策下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这也是湖北首次基于预分配配额的碳金融创新。在湖北碳交中心指引下,黄石东贝铸造以自有预分配配额作为质押物,从民生银行武汉分行获得300万元的质押贷款。
网址链接https://news.bjx.com.cn/html/20230403/1298633.shtml
五、河北保定打造特色气候投融资模式
保定市结合产业特点,制定出台《保定市气候投融资项目指引目录》,初步筛选91个有融资需求的气候友好型项目纳入项目库,涵盖低碳能源、交通、建筑等七大领域,现已对38个项目提供绿色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达83.08亿元。全市309家金融机构和组织相继推出绿能贷、光伏贷等9项绿色信贷创新产品,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等11项绿色金融服务。全市309家金融机构和组织相继推出绿能贷、光伏贷等9项绿色信贷创新产品,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等11项绿色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385.3亿元,比年初增加201.6亿元。
网址链接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3-04/10/content_85429.htm
六、包钢集团与森工集团签署林业碳汇交易合同
3月3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许振山主持召开碳汇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丁礼冰参加会议。会上,包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振刚代表包钢集团与森工集团签署了1500万元的林业碳汇交易合同。
网址链接https://news.bjx.com.cn/html/20230406/1299448.shtml
七、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王志轩:抓紧出台碳市场法律法规
4月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在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为了推进碳市场和气候投融资的融合发展,建议继续完善我国碳市场建设,要抓紧出台碳市场的法律法规,为碳市场的运行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网址链接http://news.hexun.com/2023-04-07/208229436.html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