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10项腐植酸、腐植酸肥料马铃薯试验效果显著
马铃薯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腐植酸、腐植酸肥料显著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马铃薯品质。现将近3年发表的腐植酸、腐植酸肥料、黄腐酸肥料在马铃薯上应用的10篇文献成果集于后,与大家分享。
1. 李冬丽等人研究了腐植酸磷肥在秋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施用腐植酸磷肥能有效提高秋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的比例;w(有效腐植酸)7.5%的腐植酸磷肥表现出比w(有效腐植酸)5%的腐植酸磷肥更高的肥效;与其他4种处理相比,施用w(有效腐植酸)7.5%的腐植酸磷肥的秋马铃薯增产11.0%~36.8%,增产效果显著。【来源:《磷肥与复肥》,2022,37(3):45~47】
2. 张爱华等人研究了8种腐植酸型复合肥对马铃薯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复合肥处理,在淀粉积累期,腐植酸复合肥可促进马铃薯地上部分的生长,其中Ⅵ腐植酸复合肥处理马铃薯株高最高为109cm,Ⅱ型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地上提高了58.29%;部分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增产率达到11.24%~11.96%,其中Ⅷ腐植酸复合肥处理产量最高,为26000kg/hm2,增产11.96%;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可有效促进马铃薯养分积累,改善部分马铃薯品质指标;8种腐植酸复合肥几乎均可促进马铃薯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增加量分别为11.24%~11.96%、8.85%~11.96%、8.85%~11.97%。【来源:《耕作与栽培》,2021,41(5):32~35】
3. 韩亚楠等人研究了减量配施腐植酸肥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连作区,3种肥料减施30%后,马铃薯产量均较其常量施肥处理有所提高,其中以腐植酸复合肥减量处理及腐植酸控释氮肥减量处理效果最好,减施期 2~3年效果较佳。同时,腐植酸复合肥和腐植酸控释肥的处理较常用复合肥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3.52%~13.27%;土壤理化性质方面,肥料减量30%及添加腐植酸成分后,土壤EC值显著下降,添加腐植酸施肥处理的土壤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明显升高,从土壤理化性质层面进一步解释了马铃薯增产的原因。【来源:《中国马铃薯》,2021,35(1):30~37】
4. 雷玉明等人研究了新型腐植酸有机肥对马铃薯茎基腐病的防效。结果表明:5~15g壤动FT/100kg种薯配合腐植酸肥料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安全,在出苗率、苗高、单株根数、最大根长、芽长分别优于配方化肥1.0~2.9个百分点、1.2~4.1cm、1.1~5.2条、1.2~2.6cm、0.3~1.1cm;在单株薯重、平均单薯重、商品薯率、小区产量分别高于配方化肥66.7~394.4g、4.6~12.1 g、4.3~11.4个百分点、12.23~83.46 kg/30.8m2;对主茎、匍匐茎、块茎基腐防效分别达78.29%~87.24%、75.62%~88.51%、72.05%~86.98%,增产效果达11.60%~79.12%。【来源:《中国马铃薯》,2021,35(1):38~43】
5. 杨云马等人筛选了河北二季作马铃薯养分管理技术模式。适用于当地马铃薯目标产量3000~4000kg/亩的养分管理模式为: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采用“一底二追”方式,底肥选用硫基马铃薯专用肥,养分配比建议15-10-20 或相似配比,亩用量 70~90 kg,建议选用含腐植酸或黄腐酸复合肥(普通复合肥可加施矿源黄腐酸钾1~2kg/亩),不建议选用硝基复合肥。【来源:《现代农村科技》,2021(4):57】
6. 江志阳等人研究了生物黄腐酸钾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冲施不同用量生物黄腐酸钾对马铃薯地上部分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株高、茎粗均有显著提高,株型直立、分枝数量多、叶片肥大深绿,薯块椭圆形成早,大而光滑,亩增产382kg,增产率达8.82%,且增产的马铃薯主要集中在大号商品薯,以冲施1kg/667m2生物黄腐酸钾处理效果最佳。【来源:《腐植酸》,2020(4):99】
7. 刘天龙等人研究了不同黄腐酸处理对马铃薯部分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0kg/亩黄腐酸生物有机肥(有机质40%,黄腐酸12%,有效菌0.5亿/g)能有效提高马铃薯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比对照提高13.34%;且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马铃薯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总量,有效降低了马铃薯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来源:《甘肃农业》,2020(8):101~105】
8. 王宏等人研究了腐植酸水溶肥对德宏州冬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水溶肥料较农户习惯施肥增产7647.06kg/hm2,增产率达16.51%,新增产值26000.01元/hm2、净增收益19700.01元/hm2,产投比为4.1∶1,经济效益显著。【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14):56~57】
9. 梁玲玲研究了不同化肥减施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养分累积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用配方肥配施腐植酸水溶肥比单施专用配方肥减少N、P、K养分总量90kg/hm2,养分总量减少15%的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平均增产量为953kg/hm2,增产率为1.9%。相比习惯施肥,专用配方肥配施腐植酸水溶肥马铃薯块茎氮、磷、钾累积分配比分别提高了5.17%、4.28%、6.05%。相比单施专用配方肥,专用配方肥配施腐植酸水溶肥的氮肥利用率由36.33%提高到40.35%、磷肥利用率由22.04%提高到24.80%,钾肥利用率由52.18%提高到58.23%。集成专用配方肥、腐植酸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和有机肥施用技术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由 36.33%提高到 44.98%、22.04%提高到 35.53%、52.18%提高到 67.24%。【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10. 贾沙沙等人总结了近年来腐植酸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产量效应方面,添加腐植酸能明显增加马铃薯产量,增幅为4.0%~44.1%,同时商品薯率可提高1.1%~13.6%,特别是旱作马铃薯生产中使用腐植酸保水剂、腐植酸叶面肥均可显著提高块茎产量;在品质效应方面,施用腐植酸可使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增加2.02%,蛋白质、蔗糖、抗坏血酸含量分别增加76.65%~89.72%、7.45%~17.37%、8.33%~16.67%;而喷施腐植酸叶面肥可使小薯块茎比例下降21.1%,淀粉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提高18.9%~25.2%、68.8%~69.1%。【来源:《中国马铃薯》, 2020,34(1):53~57】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