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枯病又称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部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我国在20世纪20年代即有发生,60年代后由于主推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对茎基腐病多数抗病性不强,因此,很快成为玉米上亟待解决的重要病害问题。
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我国茎基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青枯、黄枯、茎基腐症状都是根部受害引起。研究表明,在整个生育期中病菌可陆续侵染植株根系造成根腐,致使根腐烂变短,根表皮松脱,髓部变为空腔,须根和根毛减少,使地上部供水不足,出现青枯或黄枯症状。茎基腐病发生后期,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穗柄柔韧,果穗下垂,穗轴柔软,不易掰离,籽粒干瘦,脱粒困难。
防治策略以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为主,实施系列保护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是防治茎基腐病的经济有效措施。
2.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肥料
搞好田间卫生, 在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高温沤肥,减少初侵染源。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氮、磷、 钾配合施用,防病效果较好。
3.轮作换茬,适期晚播实行
玉米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防止土壤病菌积累。发病重的地块可与水稻、甘薯、马铃薯、大豆等作物实行2-3年轮作。北方春玉米区,如吉林、辽宁、河北北部一带,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能防止茎基腐病的发生,比早播的发病率低11.3%-67.5%,增产12.6%-32.3%;套种玉米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发病轻。夏玉米6月15 日左右播种发病也轻。各地应因地制宜的选择播种期。
4.种子处理,提倡生物防治
播种前可用粉锈宁拌种, 同时兼治丝黑穗病和全蚀病。试验发现,对茎基腐病有效的生防菌有哈茨木霉、鞍形小球壳、粉红单端孢、简单节葡孢和绿色木霉等。玉米生物型种衣剂拌种或木霉菌肥对基腐病有一定的防效。
五洲丰的“蜗牛”菌剂,含有10亿/克的有效活菌,其中特含哈茨木霉菌,针对玉米茎基腐等一些有害的真菌、细菌、病毒都有预防侵染的作用,同时改善土壤质地与植株的根际环境,促进各养分的活化与吸收。
蜗牛菌剂富含10亿/g有效活菌,主要添加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四种菌。是目前国内复合微生物菌群含菌种最多的一款产品。其菌种的功能如下:
哈茨木霉菌的作用:
1、抵抗病原菌
哈茨木霉菌能够对病原菌进行专一识别,分泌多种细胞壁降解酶溶解寄主细胞壁,穿透病原菌,夺取营养,进而杀死病原菌,和植物建立共生关系,在植物根系合成抗性物质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入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提高作物抗逆性。
2、促进根系生长
木霉菌迅速在根系繁殖,分泌胞外蛋白和生长素,促进植物根毛和侧根发育;分泌的有机酸等可以活化土壤;抗重茬,促根壮根。
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
1、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枯草芽孢杆菌不但能直接抑制植物病原菌,而且能通过诱发植物自身的抗病潜能从而达到抑菌和防病的效果。
2、改善土壤结构
枯草芽孢杆菌在土壤中形成益生菌环境,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增加土壤疏松度,促进根系生长。
胶冻样芽孢杆菌的作用:
1、提高肥料利用率
胶冻样芽胞杆菌在土壤繁殖生长过程中,分解释放出可溶的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增进土壤肥力,为作物提供可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
2、增强植物抗性
胶冻样芽胞杆菌在土壤中生长代谢,产生多种活性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诱导作物增强抗性,增强抗寒、抗旱、抗病和抗逆能力。
3、减少农药使用
胶冻样芽胞杆菌给土壤补入大量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有效抑制土壤有害和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显著减少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从而减少部分农药的使用,减轻农药污染。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
1、抗病抑菌广谱高效
解淀粉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中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的抑制起到主要作用,对土传病害具有显著预防效果。
2、抗逆防衰促进生长
解淀粉芽孢杆菌提高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快速生根,提高根系发育能力,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3、改良土壤增进肥力
解淀粉芽孢杆菌改善作物根际微生态,活化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潜在养分,改良土壤,疏松板结,遏制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农残优质增产
解淀粉芽孢杆菌降解土壤及果实中的农药残留,减少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果蔬维生素和糖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易贮藏运输。提高并延长肥效、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五洲丰化肥,肥效嘎嘎的!
供稿:孟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