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主要由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禾谷镰孢菌 (Fusarium graminearum)等病菌综合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一旦侵染,小麦分蘖减少,病株矮弱,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后期易形成枯白穗,减产严重。
1、清田:清除上茬玉米秸秆,减少传染源。
2、土壤处理: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亩,均匀撒后翻耕。
3、种子处理:用适麦丹(苯醚 咯菌腈)拌种(已发病地块要换种)。
4、底肥方案:常规施肥+泉林嘉有生物有机肥20kg/亩+硫酸锌2-3kg/亩。
5、化学防治(针对往年已发病地块)
⑴ 返青起身期用甲霜恶霉灵或苯醚甲环唑(800倍)+泉林嘉有黄腐酸叶面肥(600倍)喷雾预防;
⑵ 3-4月份用50%的多菌灵纯粉、甲霜恶霉灵或戊唑醇+泉林嘉有黄腐酸叶面肥(500倍)叶面喷雾预防(2-3次),中间间隔7-10天。适当加大用水量,重点喷小麦茎基部。
6、其他注意事项:
⑴ 制好播期,适期晚播。根据各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情况、气候条件和耕作实际,适当将小麦播种时间推迟10天左右。山东省最晚播种时间不宜迟于10月20日,即霜降前3-4天。并适当增加播种量。
⑵ 播种深度控制在3-5cm。根据土壤墒情确定适宜的播种深度,如果是底墒不足、地力较差和播种偏晚的地块,播种深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而墒情较好、地力较肥的地块以4-5厘米为宜。”
⑶ 控制氮肥用量(秸秆还田的地块,每亩増施2-3kg氮肥,以促进秸秆腐熟),増施生物有机肥,适量补充磷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