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肥料
时间:2020-07-22 作者:农大人 来源:农大肥业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读罢诗人陆游的这两句诗,不禁大流口水,“色香味俱全”也成为一道美食的必备条件。不过,在农大肥业的餐桌上,却有一道“黑乎乎”的、看不出是啥的菜。在满桌美食面前,它显得如此“另类”。客人们不免心生疑问:难道这是“炸糊了”?这样的厨师也能用?那盘“黑乎乎”的菜,农大人给它取了个很通俗的名字,叫“腐植酸炸肉”。一听这个名字,大家更不淡定了,腐植酸不是肥料吗?这也能吃?所谓“存在即合理”!腐植酸,在《本草纲目》里的名称叫“乌金散”,其养胃促消化、促进细胞分裂保养皮肤的功效早有记载。一句话,腐植酸可以吃,可以放心吃,可以放心大胆地吃。

腐植酸,人都可以吃,何况是作物呢!在动物饲料领域,农大肥业正与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的专家教授一起研究开发相关产品,相信,动物们吃了也能体肥肉香。在化妆品领域,公司正着手开发“黑面膜”,相信,不久的将来,面膜市场也将出现一匹“黑马”,熬夜加班后的深夜,家家户户将会出现一张张“黑脸”。
再回到农作物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色香味俱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食材应有的味道、食品的安全,这两大指标被提上了更高的位置。说到这两大指标,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就不得不提。毛主席极力提倡选种、改进耕作方式,“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八字宪法,对实现科学种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60多年前的真理,永远是真理。这八字宪法背后的理念是,在种子一定、地理一定、气候一定、种植方式一定等的既定前提下,土壤和肥料成为决定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决定因素。而,土壤好与不好,除了先天因素,比如东北的黑土地,天生就是好以外,肥料又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物离不开肥料,就像婴儿离不开母亲!母乳,好比是土壤原有的养分,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作物需求;但是,原有养分差的土壤,必须靠后天的“奶粉”,也就是肥料来进行养分的补充。为土壤补充养分,养育出更加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这是作为中国腐植酸肥料十大品牌之首的农大肥业,二十余年始终在坚守的事业。广大种植户给我们的反馈是,用了农大肥,“地里塇了”,“犁地省油了”,“多年不见的蚯蚓又出现了”。土壤好了,作物必然高产优质,我们一日三餐所吃的西红柿、黄瓜、苹果、桃子才能恢复原有的味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得到小时候的回忆。引领发展优质农业,种植出“了不起的农作物”,是农大肥业的追求。了不起的农作物,除了无公害、绿色、有机这三类指标,还包含口感上好吃、储存上持久、加工上便利等,这对我们的科技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以作物为中心,以区域为单位深耕研发。最终,研发出更能产出优质农产品的肥料,打造成为优质农资品牌。我们共同种植出了不起的农作物,卖到“城里去”,卖到餐桌上,卖出更多的钱,获得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