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农化大讲堂——温室大棚蛞蝓的防治方法

时间:2020-06-24   作者:   来源: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蛞蝓(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为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动物的统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

菜农所说的“蜗牛”,指的是春季大棚内常见的一种害虫——蛞蝓。由于大棚内长期保持高湿的状态,给了蛞蝓良好的生存空间,因此每年入春以后棚内的高温高湿尤其是大棚前脸的高温高湿杂草丛生的情况,非常有利于蛞蝓的生长繁殖,从而对棚内蔬菜造成为害。而具有高温高湿环境且种植的是叶菜类蔬菜的大棚为害更为严重,如生菜、菠菜、小白菜等等。

image.png

许多菜农被蛞蝓的为害搞的得很头疼,这是因为白天根本看不到蛞蝓的影子,通常这种害虫是在晚上活动,因为蛞蝓怕光,强光照下2—3小时可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点达到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杂草多的隐蔽处。

image.png


蛞蝓对于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口器啃食叶片造成损伤,取食草萄叶片成孔洞,或副食其果实,影响品质和产量是一种食性复杂和食量较大的有害动物。那么大棚里面的蛞蝓该怎么防治呢?

其种植过程中,像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防治技巧是相似的,一方面进行药剂杀灭,另一方面,要改变环境,使得环境向着不利于蛞蝓发生的方向发展。下面提出一些管理建议:

首先,应立刻进行药剂防治,避免蛞蝓大量上树。防治蛞蝓的药剂比较多,目前低毒高效的成分有四聚乙醛、甲萘威等。我推荐菜农使用两种成分的复配制剂直接撒施,比如6%的四聚乙醛。甲萘威颗粒剂500g/亩;如果菜农嫌这个比较麻烦,可以使用80%的四聚乙醛粉剂20g/亩喷雾。

image.png


第二,人工辅助灭杀。有一些香椿大棚,种植密度比较大,在蛞蝓高发期,可以直接人工收集蛞蝓集中销毁,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

第三,要改变大棚内的环境。蛞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因此要注重湿度的把控,浇水量不宜过大,保证地面不干为宜;对于大棚内的杂草、砖头、瓦块等杂物都要及时的清理掉,因为这些位置可能会成为蛞蝓白天的藏身场所;另外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地表覆膜,来阻止蛞蝓到地表危害,从而杀死害虫。

image.png


第四,在蛞蝓高发期,可以采用人工诱杀的方法。比如在大棚内的一些位置,放置上蛞蝓喜欢吃的青菜,再倒一些啤酒,这样就可以吸引蛞蝓来这里取食。第二天拿开菜叶,直接捕捉灭杀,持续一段时间就能够明显的降低害虫数量。

在防治蛞蝓时,菜农利用蛞蝓昼伏夜出的特性,可以在傍晚或者黎明进行集中灭杀。药剂用对时间,对于提高药效也有很大作用。

由于蛞蝓身体表面包被一层粘液,这些粘液可维持蛞蝓的生理活动,因此我们看到蛞蝓为害后会留下粘液痕迹。

image.png

一旦蛞蝓身体表面失水则很快死亡。于是我们可以在蛞蝓经常出没或为害的地方撒上草木灰、生石灰、食盐等等来阻挡蛞蝓的活动。这三种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可针对湿度高、杂草多的大棚前脸进行重点防护。当然也可以单独撒到植株根基附近防治蛞蝓爬上植株为害。石灰的用量每亩大约7公斤左右,视蛞蝓的发生程度而定。草木灰不仅能杀灭蛞蝓,进入土壤后是一种良好的钾肥。撒盐可使蛞蝓身体表面形成浓度差,水分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转移,使蛞蝓体内水分外流,从而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