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河南日报】不惜血本,人傻钱多?河南这家民企的反常行为令人肃然起敬!

时间:2020-06-19   作者:赵同增魏国武张坤   来源: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


为了绿色发展,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可谓不惜血本。不妨让我们粗略盘点一下。

image.png

近几年,心连心共计投入1.65亿元环保资金。其中3300万元用于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2400万元用于吹风气烟尘和复合肥尾气提标改造,1100万元用于煤场粉尘治理,投资2500万元建设中水和浓水回收项目,投入4000万元用于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投资900万元对废水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等。

近几年,心连心累计投入节能改造资金近6亿元。其中较大的项目有投资6917万元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投资5100万元的合成氨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投资3000万元ORC余热发电项目,投资1575万元的吹风气节能改造项目,投资1389万元的变压吸附脱碳优化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尿素装置节能改造项目等。

近几年,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开发出高效绿色的新型氮肥,心连心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作为研发费用,每年投入都在2亿元以上。

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近百亿的大型企业,心连心年利润多年维持在10亿元以下,为何还要在绿色发展上却如此“大手大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不一门心思图赚钱,到底图个啥?

image.png

“做企业肯定是要赚钱的,但一心只为了赚钱的企业肯定是做不长久的。”心连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兴旭说,做企业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赚钱只是提高做事的能力。做企业不能浪费、污染社会给予的宝贵资源,那样法律不允许,道德不允许,心连心人的良心更不允许!

为了让老百姓用上最好的化肥

在心连心企业文化展厅的展柜里,珍藏着一个旧篮子,那是51年前建厂时全县人民卖鸡蛋捐资建厂的见证。

当时的新乡县作为一个财政收入微薄的穷县、小县,要建成一个总投资320多万元的化肥厂,难于上青天。一位老大娘用颤抖的双手,捧出几次卖鸡蛋才攒的20元捐款,支援化肥厂建设。

50年前,老一辈心连心人天当房,地当床,喝着凉水就干粮,用全县父老乡亲从牙缝里省出的“保命钱”,建成了一条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小氮肥厂。

刘兴旭感慨地说,心连心是老百姓的心连心,要始终与老百姓“心连心”。从建厂那一天起,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恩百姓的初心,让淳朴的老百姓用上最好的化肥,就成为了50年来几代心连心人的“奋斗基因”。

不断满足老百姓对化肥的需求,成了心连心发展的动力。

1994年,刘兴旭来到心连心,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和选择,就是尿改工程。

image.png

当时企业的产品只有碳酸氢铵,含氮量只有百分之十几,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但是整个化肥行业还在低谷,行业上有许多企业因改产尿素而陷入困境,很多企业都在犹豫徘徊,“技改找死,不技改等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农民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刘兴旭果断选择:集中一切力量搞“尿改”。在缺资金、少技术的条件下,心连心战胜重重困难,用了短短1年时间,第一套尿素生产线一次投产成功,实现了企业产品创新的首次突破。

还有一个故事,让刘兴旭记忆犹新。有一年,他到市场上搞调研时,见到一个老大爷,赶着一个小驴车来到在一个化肥门店。刘兴旭眼睁睁地看着他颤颤巍巍从内衣兜里掏出层层裹着的辛苦钱,买了性价比很低的劣质化肥——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刘兴旭,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最朴实的农民用上性价比最高的化肥!

始终关注农民需求,心连心立足农业发展趋势,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从碳铵到尿素,到复合肥,到高效肥,实现了一次又一次产品升级。特别是在市场没有先例、产品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心连心大胆探索,研发推广了聚能网、控失肥、腐植酸三大系列高效尿素,引领了行业产品创新。

施肥心连心,黄土变成金。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种甜瓜的张华、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种沃柑的卢方全、广东省博罗县龙华镇种小米蕉的何正军……快速发展的心连心,实现了当年“让老百姓用上最好的化肥”的承诺,不仅造福了新乡、河南农民,还惠及了全国各地的农民朋友,把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发挥到极致,让广大农民用最少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产出。

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清洁、更美丽。心连心千方百计节能减排,殚精竭虑生产高效化肥,尽可能减轻生产经营给环境带来的负担。此外,心连心的产品,还被用于环境治理,成了治污的“秘密武器”。

心连心公司生产的工业尿素,被汽车当做“粮食”,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必备消耗品。

image.png

据了解,柴油发动机尾气含有对环境有害的氮氧化物成分,排到空气中不光有刺鼻的气味,还是雾霾和酸雨的成因之一。而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加注一定比例的车用尿素溶液后,在尿素的催化作用下,氮氧化合物会神奇地发生还原反应,把有毒气体变成无害的氮气和水汽。

据心连心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李红明介绍,作为一种工业产品,传统的车用尿素中还含有金属离子、甲醛等微量杂质,其中一种叫做“缩二脲”的杂质最为“难缠”,用到柴油车上容易损坏后处理系统降低尾气减排的效果。

心连心认准了车用尿素的社会效益,在市场前景不明的情况下,组成100余人的技术研发攻关团队,连续4年累计投入科研经费上千万元,不断对装置进行系统研究改良,突破了去除杂质的技术障碍,成功地把缩二脲的含量降低到了0.2%以下,同时把甲醛、金属离子等其他杂质的含量也控制到了极低水平。

请看心连心车用尿素走过的轨迹:2013年,开始研发车用尿素专用原料;2014年,制定了车用尿素原料企业标准;2016年,牵头起草车用尿素原料河南省地方标准;2018年10月,牵头制定车用尿素原料行业标准。

心连心建立了从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存储运输—产品销售客服等全过程质量管理架构,不断优化工艺、狠抓基础管理,精益化生产管理,依托集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肥生产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认可实验室等资源,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纯车用尿素生产线,开发了智能物联车用尿素加注机,实现无人值守、一键加注。

image.png

鉴于多年来在车用尿素质量提升方面持续不断的努力,心连心于2016年当选“中国内燃机协会车用尿素水溶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又于2019年底当选行业协会秘书长单位。

我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我。心连心4年埋头研发,占据了国内车用尿素生产的技术制高点,新产品车用尿素一投向市场,就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青睐。2019年,心连心集团车用尿素原料+溶液折合销量103万吨,可供41万辆重型柴油车使用,间接减排氮氧化合物13万吨。

为了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位卑未敢忘忧国,心连心始终把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系在心头。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据全国化肥网试验结果,我国化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在40%左右。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家化肥企业,心连心认为生产出绿色高效的化肥,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心连心51年只做一件事,心无旁骛专注化肥主业。

50多年来,心连心始终专注化肥主业,抓住每次转型的契机,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把化肥这个事业做好,用“一米宽、一千米深”的精神,在化肥生产这一个领域坚持干下去、挖下去,打穿深厚的“沉砂层”、坚固的“岩石层”,直至打出源源不断的“活水”。

image.png

51年坚持专注化肥主业不动摇。即使在利润超过4亿元的2008年,也经受住了巨大的诱惑,没有跟风投资当时异常火爆的房地产业,而是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始终专注化肥、做好化肥。

这样的心无旁骛,让心连心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个县营小氮肥厂到国际上市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总资产由320万元增加到150亿元,化肥生产线由1条增加到22条;尿素单体规模、腐植酸高效肥销量、车用尿素市场占有率、高压法三聚氰胺等产品产销量,都在各自的行业里位居前列。心连心连续51年无亏损,效益水平行业一流。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质量,都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这样的心无旁骛,让心连心人用每1吨煤炭多生产了10%的肥料,用每1吨高效肥让土地多打了10%的粮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与此同时,心连心团队秉承“一米宽、一千米深”的“打井精神”,创新升级的步伐一步步加快,也一步步赢得了行业专家、广大农民的尊重,凭借这种专注精神,公司各条战线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image.png

刘兴旭表示,未来,心连心集团仍将坚持“总成本领先、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战略,做强、做大化肥主业,依托新乡、新疆、九江地区资源,向上游煤矿等资源地发展,坚持聚焦洁净煤化工升级发展方向,向下游新能源、新材料等产品链延伸,向煤化工相关多元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化肥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