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不容乐观,具体来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污染率接近20%。
2016年5月28日,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在2017年面世;
2018年发布《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图释:瑞丰生态土壤修护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土壤检测与种植指导工作)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为13.1亿元,到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超10倍,为151.45亿元。
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数量也大幅增长,根据中国环联的数据,2016年我国土壤修复相关产业的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而2017年这一数量增至2800家。
总部位于广州市南沙自贸区的广东瑞丰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丰生态公司),则是最近几年来,在农业土壤修复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的农资企业之一。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瑞丰生态公司从2012年开始,在“国家土壤修复工程”的基础上,在农业土壤方面率先提出了“土壤修护”的新理念。
土壤修护,是“土壤修复”的升级版。
据了解,瑞丰生态公司将农业土壤的“修复+保护”进行了有机升级,对于受到破坏的土壤采取“修复”的工作,对于自然状态下健康的土壤则是采取“保护”的措施。
(图释:瑞丰生态区域经理陈晓佳收集种植户的土壤,以便土壤修护研究院进行检测之后,针对性提供科学的作物套餐施肥方案)
不完全统计显示,2019年公开招标的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类工程项目约250个,项目金额约100亿元;公开招标的农用地修复类工程项目约20个,金额约4.7亿元;公开招标的矿山修复类工程项目约50个,金额约20.7亿元。
分析机构表示,随着政策法规体系的日益完善,土壤修复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长远来看,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矿山修复等在内的土壤修复行业市场空间超过5万亿元。
进入2020年之后,随着各地土壤详查的完成,工作重点将转入治理,土壤修复项目有望进一步释放。
不久前,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
根据办法,通过设立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可在保证专项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放大资金杠杆,提高土壤修复资金的资金使用效率,并改善土壤污染防控及治理效果,促进全国土壤修复市场快速发展。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政策完善、标准细化、技术升级,土壤修复的行业壁垒将越来越高,未来企业数量增速将放缓,那些早期进入市场的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图释:通过土壤修护工作站收集的各种土壤样本)
瑞丰生态公司一直专注于“土壤修护”与“植物营养”等方面的实践,为发展绿色农业、健康农业而努力。
2017瑞丰生态公司本着“致力于打造中国规模基层土壤修护服务体系”的服务目标,与土壤修护研究院协同工作。通过全国各地的土壤修护研究院分院,以及土壤修护工作站,为农民取土测土,出具科学施肥套餐,修护土壤,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的田间种植管理。
截止2019年底,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县市级分院34家,分院下设基层土壤修护工作站1800家。
通过开展走进农家大讲堂活动进行田间技术指导2860场次,为农民授课5000余堂,接受培训的农民达50万人次,免费为农民检测土壤15600余份,为农民、基地、合作社出具套餐施肥方案12878份,覆盖面积达70万亩。
瑞丰生态公司将始终坚持过硬的生产技术、优质的产品质量与效果、行之有效的服务水平,服务中国新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志同道合者共同为中国新生态农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瑞丰生态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对中国生态农业的热爱,得益于对企业合作伙伴与用户的一颗诚意之心,更得益于企业脚踏实地发展的每一步,更得益于对瑞丰生态认可与支持的万千合作伙伴、用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