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产量在我国农作物中居于前列,有经验的农民朋友都知道,在冬小麦生长后期的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这三个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是决定小麦丰产的关键。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小麦在扬花期,哪些管理措施能促进冬小麦获得最终的丰产?
一、冬小麦扬花期的管理
小麦抽穗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一般经过2-5天就会有部分花开放。这时,小麦也就进入了扬花期。小麦扬花期是小麦由营养生长进一步转化为生殖生长的标志,也是决定麦穗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
1、生育特点
小麦开花可持续6-7天,开花和温度有关,开花的最低温度为9℃,最高温度为30℃,开花的适宜温度为20℃。小麦开花还和空气相对湿度有关,最适宜开花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空气相对湿度如果低于20%会不结实;但是扬花期如果空气相对湿度过大,阴雨连绵,花粉粒就会吸水膨胀破裂,并丧失受精能力,也不能结实。
2、管理措施
(1)水肥管理。开花期是冬小麦植株新陈代谢最旺盛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要结合浇水追肥一次。这个时期施肥,要以氮肥为主,这是因为氮元素是合成蛋白质和叶绿素的主要成分。除具有对生理功能的调节外,还对小麦绿叶面积的增大有显著作用。由于小麦籽粒产量的70%-80%来自后期光合产物的累积,而叶面积的增加增强了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在冬小麦的扬花期,施用适量氮肥对提高小麦的产量是有一定帮助的。
小麦抽穗扬花期需水较多,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总量的40%,因此,结合施肥,要浇一次“扬花水”,这次浇水要浇足浇透。这个时期常会遇到“干热风”的天气,当温度高于30℃,就会影响冬小麦的受精能力而降低结实,所以,浇“扬花水”不仅可以增加土壤和空气的相对湿度,而且还有给麦田降温的作用。(2)及时防治病虫害。小麦开花期间,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这个阶段需要防治的害虫主要有小麦吸浆虫、麦蜘蛛和小麦蚜虫。需要防治的病害有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叶枯病和小麦赤霉病。小麦扬花期一旦发现病虫危害时,要做好综合防治工作。4月底至5月初及时防治穗蚜,一般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即可。
五洲丰公司生产的追肥霸王餐适合于小麦抽穗扬花期使用,不仅能给小麦提供必需的氮元素,还能给小麦提供充足的中微量元素,如硫、锌、镁、铁等营养物质,提高叶片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五洲丰霸王餐,每一粒都是套餐!
供稿:刘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