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技术|不以“菌数”论“英雄”,唯以“有效”称“好汉”

时间:2020-04-09   作者:   来源: 农大话肥






在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的大力推动下,当前微生物肥料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现有登记企业有2350多家(境外28家),遍布30个省市、自治区,年产能2500万吨以上,登记产品6890多个,占新产品年产量的70%以上,产值在300亿元以上,相关的标准体系已经建成。

image.pngimage.png
























在行业蓬勃发展及规范逐步建立的大背景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作为主角的微生物也存在几个问题,例如①来自于动保“李鬼”太多,②菌种单一、功能单一且不显著,③在土壤中定殖能力差,与作物亲和力(互作性、功能特异性)差等。

无论是农用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还是复合微生物肥料都在强调有效活菌数,首先看一下 “国家标准”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给的有效活菌的定义: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护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良农产品及农业生态环境。

image.png

从国家标准中可以看出,有效活菌的作用目标是土壤或作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来维护根际微生态区系平衡,最终达到增产或提质的目的。

首先从行业来看,动物饲料及水产养殖使用的微生物的发展早于农业微生物15-20年,从发展规模、菌种资源及成本方面的领先优势明显,导致其对农业微生物带来冲击,有些企业直接将动物(肠道)饲料添加剂(菌),应用于生物肥料,还可能有很高的菌数(300亿,500亿?),这些适用于动物肠道的益生菌,不一定能适合植物的 “肠道”--根系,与植物的亲和力当然也不会很好。李鬼横行,这着实给生物肥料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image.png

       从菌种应用层面来讲,中国微生物肥料的逐渐从单一菌逐渐过渡到多菌复合,但是在功能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均是瞄准生防,而促生、解毒、免疫功能菌种的使用较少。而重茬障碍的产生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重茬病害之外,还有自毒物资积累、养分利润率低、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都需要相应功能的菌种来完成。

image.png  

 从定殖能力来讲,有效活菌定居于植物毛细根1-2mm的范围内,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依存,形成 “狼狈合作”,亲密无间。植物供给根际微生物有机质,促进“传宗接代”;根际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代谢产物,例如有机酸、吲哚乙酸、抗生素类似物和铁载体等促进根系发育及物质转化。

image.png

农大生物肥料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先是与中国农大李季教授、南京农大徐阳春教授、山东大学杨春玉教授、山东农大刘训理教授、杜秉海教授等8个生物肥料专家团队建立合作,进行应用研发,进行示范推广;并从2015年开始,先后建立了年产1万吨的包含200-2000-20000L的高密度深层发酵和喷雾干燥生产线,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工艺水平一举达到生物肥料行业先进水平。经过10年的示范推广及生产实践,农大肥业生物肥料已经建立了一顶三、归根到地、菌冲丰、防线虫、有机物料腐熟、作物专用菌剂等6大系列15种产品,可以有效满足种植户对于抗重茬、促生根、防线虫、防地下害虫的需求。

产品体系

一、一顶三系列:三星、五星和七星

image.png

二、归根到地系列:三星、抗重茬型、五星和七星(上市中)

image.png

三、防线虫系列:防线命根宝、第三道防线


image.png

四、专用菌剂-花生专用,土豆、地瓜专用储备中

image.png

五、菌冲丰系列:三星、五星(上市中)

image.png

六、有机物料腐熟系列:焖得透、还田宝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