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富硒番茄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时间:2020-03-27   作者:高亮   来源:菌菌有为

富硒番茄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image.png

硒是人类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会导致人得克山病、大骨节病,也会造成动物出现白肌病。硒通过食物链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因此,植物中硒的含量直接关系着人和动物对硒的摄人量,进而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状况。硒也是一种对植物生长起到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施用硒肥,不仅能够影响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农产品质量,而且还能有效预防人畜缺硒病的发生。

富硒番茄即采用富硒栽培方式生产出来的番茄,其生产过程和生产出的产品需经过有资质的独立认证机构的检查,确认其栽培条件和产品质量符合“富硒”的要求1。因其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糖酸比高、口感好等明显优于常规番茄,成为近年来非常时兴的健康蔬菜品种之一。富硒番茄生产管理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硒元素对番茄不同生育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硒在番茄植株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存储量等因素外,又要考虑硒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用量、浓度、施用次数等技术措施,还要考虑硒与其他生产资料的组配等问题。

image.png

1 硒对番茄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

1.1.1    硒能调节番茄生长

研究发现,硒并不是番茄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但在调节生长方面,低浓度硒促进番茄生长,高浓度硒则抑制生长,浓度愈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愈强。施和平等2研究发现,将番茄幼苗栽培于含有亚希酸钠的溶液中,当溶液中硒的浓度小于0.1mg/kg时,硒会促进幼苗生长,以硒浓度0.05mg/kg下生长最佳,而当硒浓度高于0.5mg/kg时,则会抑制幼苗生长。

1.1.2    硒能影响番茄果实含硒量、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内在品质

叶面补硒有助于番茄单果质量的增加,但高浓度下不利于单果重的增加。邵旭日等3研究发现,在番茄第1节位果实开始变色时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施硒量从每667 0-8g,随着施硒量的增加,番茄果实含硒量、单果质量相应增加;以施硒量8g单果质量最佳。当施硒量超过8g时,番茄果实含硒量、单果质量反而随着施硒量增加而降低或减少。同时发现,当施硒量超过5g时,施硒7天、14天后所采番茄果实中含硒量均超过国标GB 13105中所示100μg/kg的最高限额。当施硒量4g/667㎡时,施硒后7142128天后,果实中含硒量为94876550μg/kg,均符合国家标准,施硒后35天,果实中含硒量低于10μg/kg。在对番茄果实硬度影响方面,0-8g下,对果实硬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当施硒量超过8g时,果实硬度随着施硒量增加迅速下降。在番茄内在品质方面,施硒量0-7g下,可溶性固形物、Vc、番茄红素、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均随着施硒量增加而增加,当施硒量超过7g时,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Vc、糖酸比随着施硒量增加而降低。韩旭等4研究发现,根施亚硒酸钠强烈抑制了番茄的生长发育,未能使番茄健康良好生长。

2 硒在番茄中吸收、分布、转化

施和平等试验,在水培条件下,硒可被番茄根很快地吸收,并运输至植株其它各个器官,其吸收、运转的硒总量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植株总硒量在植株各部位的分布顺序为:根>叶>茎。而在叶子中的分布则是自下而上递增。开花结实期,植株各部位的积累顺序为:根>果实>花>茎>叶。植株中的硒仅一部分仍以无机硒状态存在,大部分都转化成有机硒化物,并以蛋白硒为主。尤其是果实中蛋白硒占有机硒的比例比其它器官高,达90.89%。硫饥饿促进番茄根对硒的吸收和运输,增加硒在叶中的分布以及在根、茎和果实中有机硒含量。

3硒与其它因素对番茄的联合影响

施和平等研究发现,硒进入番茄植物体后,经过一系列生理生化作用后,植株中只有一小部分以无机状态存在,大部分转化成有机硒化合物,并以蛋白硒为主。蛋白硒在不同层次叶中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而无机硒所占比例则逐渐增大。果实中的有机硒,尤其是蛋白硒所占比倒比其它都大,约占有机硒的90.89%。研究还发现,硫饥饿3天的番茄植株,其各部位有机硒、无机硒含量都比对照高,但有机硒占总硒的百分数比对照低,而无机硒则比对照高。果实中无机硒、有机硒,蛋白硒量均比对照增加。说明硫饥饿3天可促进硒在植株中的转化。

硒并不是单独地对植物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各种形态的硒会跟富里酸[5;6]、腐植酸[7]产生协同作用,硒也表现出与其它矿质元素的协同作用,尤其是硒能够提高硫[8;9]、锰、铁、磷[10]的有效性。在培育富硒番茄的过中,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调节各方面的因素以得到最佳的富硒效果。

4补硒是生产富硒番茄的主要技术措施

4.1 选择适宜的施硒产品

补硒产品主要是亚硒酸钠,但亚硝酸钠有很大的毒素,应用时要切实注意安全。亚硝酸钠应进行叶面喷施。笔者利用微生物酵素液体发酵技术将亚硒酸钠和果蔬发酵制备出含硒酵素液肥,减少了亚硒酸钠的毒性,提高了硒的吸收效率。

为了提高土壤补充硒肥的效能,利用微生物、腐植酸、海藻酸、氨基酸等生物刺激素的特殊效能,与硒矿物螯合或复配制备腐植酸富硒有机肥、腐植酸螯合硒肥、硒矿物生物有机肥、天然矿物质硒肥等功能性富硒肥料产品。

4.2 严格控制亚硒酸钠使用浓度、使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一定浓度的硒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应注意硒补充过量所导致的各种负面效应,需要探索补充硒肥的上限。

亚硒酸钠在低浓度下促进番茄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亚硒酸钠土壤追施效果不及叶面喷施效果,因此,进来避免根施亚硒酸钠制剂。番茄幼苗期,亚硒酸钠浓度控制在40mg/L,每667㎡用量2g;开花结果期,浓度控制在80mg/L,每667㎡用量4g。对高品质番茄,亚硒酸钠浓度控制在140mg/L667㎡用量可增加至7g,但需保持14-28天的安全过渡期。

4.3 利用硫饥饿激发番茄富集硒

在叶面喷施硒肥的时候,适当减少10%-15%的硫素供给,通过造成硫饥饿激发番茄对硒的奢侈吸收和转化,增加番茄果实中硒含量,尤其是提高有机硒、蛋白硒的含量和比例。

4.4 充分考虑土壤供硒能力和水平

由于不同地区土壤中硒的含量差异很大。中国约有70%的地区缺硒,特别是从东北到西 15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构成了“贫硒地带”。在世界范围内,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

不同的番茄品种对硒的耐受性能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给番茄补硒的时候,要因地制宜,补足但不过量。此外,硒还会与其他因素协调作用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生影响。应注重研究激发硒生物功效的因素,以谋求在富硒番茄的生产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略)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