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19年种什么?“种植业工作要点”告诉你!

时间:2019-02-25   作者:   来源:
019年种什么?国家提倡种啥?怎么种才能赚钱?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




2019年种什么?“种植业工作要点”告诉你!


                                 2019年种什么?国家提倡种啥?怎么种才能赚钱?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给出了指引。


image.png

要点一
水稻小麦放心种

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最核心的问题,所以,作为主粮的小麦水稻,无论如何都要稳住。国家绝对要稳定这两种主要口粮的生产。因此,放心种!

《要点》提出,要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力争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在8亿亩。


要点二
全年大豆和油料面积增加500万亩以上

《要点》提出,落实加强油料生产保障供给的意见,组织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进大豆良种增产增效行动,进一步提高大豆补贴标准,扩大东北、黄淮海地区大豆面积,研发推广高产高油高蛋白新品种。大力发展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扩大黄淮海地区花生种植。力争全年大豆和油料面积增加500万亩以上。

要点三
高品质棉花“双高”甘蔗成主流

棉糖的种植面积国家会进一步稳定,因此,种植棉、糖料作物的农民朋友,可以放心延续自己的种植传统,并且在此基础上注意提高农艺,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

完善棉花、糖料扶持政策,促进棉糖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鼓励规模化生产,力争将棉花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糖料面积稳定在2300万亩左右,保证必要的自给水平。积极推广高品质棉花、“双高”甘蔗,因地制宜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集成推广轻简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在绿色发展这一方面,农业农村部同样也提出了要求,坚持绿色引领,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要求》提出,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全程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试点,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要点四
稳定设施蔬菜面积 保障均衡供应

设施蔬菜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多元化、多层次消费的需求。稳定设施蔬菜面积,优化区域布局,保障蔬菜均衡供应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要点》中指出,针对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突出问题,选择一批设施蔬菜大县大市,开展土壤改良治理试点,推广轮作倒茬、深翻深耕、土壤消毒、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模式,缓解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害。


要点五
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具有发展空间

《要点》指出,将继续实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优化原料薯供应,筛选一批干物质含量高、具有功能性成分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为加工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薯来源。优质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的种植市场潜力大。


要点六
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作物种植

特色作物种植一直以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要点》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蚕桑、花卉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道地药材基地。

在发展绿色高质农业方面,《要点》中同样做了部署,选择325个重点县整建制推进,聚集重点作物,突出大豆、油菜等市场紧缺产品及蚕桑、中药材等特色作物。聚焦重点环节,加快突破种植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绿色投入品、农机农艺融合等领域自主创新,集成“全环节”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引领“全县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要点七
加快发展节水农业

结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玉米、马铃薯、棉花、蔬菜、瓜果等作物为重点,以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采用膜下滴灌、浅埋滴灌、垄膜沟灌等模式,建立灌溉施肥制度,配套水溶肥料,实现水肥耦合。在干旱缺水、地下水超采等地区,以蓄集和高效利用自然降水为核心,采用新型软体集雨技术,充分利用窖面、设施棚面及园区道路等作为集雨面,蓄集自然降水,实现集雨补灌。继续组织实施墒情监测,应用现代化手段完善墒情监测网络体系,为指导农民适墒播种、抗旱保墒、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要点八
完成3000万亩轮作休耕试点任务

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进一步完善组织方式、技术模式和政策框架,巩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成果。调整优化试点区域,将东北地区已实施3年到期的轮作试点面积退出,重点支持长江流域水稻油菜、黄淮海地区玉米大豆轮作试点;适当增加黑龙江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休耕试点面积,并与三江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相结合,推进以地表水置换地下水。鼓励试点省探索生态修复型、地力提升型、供求调节型等轮作休耕模式,丰富绿色种植制度内涵。继续开展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第三方评估,确保完成3000万亩轮作休耕试点任务。

来源:中国腐植酸企业风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