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全球泥炭高峰论坛:激辩与共识

时间:2018-09-17   作者:   来源:

全球泥炭高峰论坛:激辩与共识

       image.png

      2018年9月10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全球泥炭峰会上,来自全球主要环保协定和公约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自然资源联盟IUCN、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湿地公约RAMSA、全球泥炭地行动计划GPI、国际气候变化公约IPCC、国际泥炭地保护组织IMCG的专家与来自全球泥炭企业高级经理人举行对话,就未来2017-2050年泥炭需求、供应与全球气候变化控制目标进行激烈交锋,对话结果可能深刻影响未来40年泥炭产业的走向和发展。   

image.png

        自然泥炭地是不断固定大气二氧化碳的碳汇,退化泥炭地则仅仅是二样换弹的储库,并且其储存二氧化碳就在持续释放中,两种泥炭地在碳汇上的价值完全不同。退化泥炭的开发会释放储存在泥炭地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增加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这是国际环保组织诟病泥炭开发的原因。但在另一方面,泥炭来自天然,无毒无害,增产提质,性状优良,成本低廉,又是现代食品种植和生活质量改善不可缺少的资材。越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越是离不开泥炭产品和技术,欧美国家的工厂化果菜生产和环境绿化美化就是建立在泥炭产业发展基础之上。过份强调环境保护和泥炭产业各自述求,而忽视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彭亨发展述求,是不符合现代社会多元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多元化现实,是无法兼顾各方利益,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  

image.png

        在峰会对话总结陈词发言中,国际环保协定和公约方专家的理性发言已经被与会各方专家所接受:泥炭开发还是保护,第一步要看泥炭是否可以替代,第二步才能讨论保护还是开发。如果泥炭可以替代,那就必须逐步限制开发,最终停止使用。如果泥炭对现代农业相当于石油煤炭对现代工业一样不可缺少,环境保护也必须为人类发展创造条件。国际公约和协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综合协调不同利益相关方价值取向,采取合理利用、补偿重建的方式,实现全球泥炭资源的开发、利用、重建、补偿的可持续发展。既然泥炭是数千年有机质积累的产物,那么泥炭的积累和泥炭地的重建的时间尺度也必须以百年、千年尺度去衡量。

image.png

        对于泥炭在现代社会食品生产和生活质量改善中的价值,国际泥炭学会专家用了三组数据回答了泥炭可否替代。首先,虽然从理论上说,不采用泥炭也可以制备普通基质产品,但无论哪一种替代材料制备出的基质,其技术指标、使用效果、成本收益都无法与泥炭材料竞争和对比;其二,泥炭是天然生物质资源,没有病菌、虫卵、草籽、抗生素、重金属、化学农药污染,是荷兰、德国等欧美国家优质蔬菜、水果生产的基础资材。如果从基质栽培退回土壤栽培,就不得不重现土传性病虫草害积累和化肥农药使用,食品产量和质量就将明显降低。其三,泥炭来自天然,单位重量的泥炭产品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和因此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比采用现代工业技术生产的珍珠岩、岩棉、烧结陶粒等泥炭替代材料所消耗的能源和释放的二氧化碳低10-100倍,真正大量释放二氧化碳的材料不是泥炭,而是泥炭替代材料。至于使用农林废弃物和牲畜粪便发酵生产基质原料,因为目前技术水平和内涵污染物无法去除,根本无法满足绿色安全农业发展需求。其四,2017年全球基质原料总产量为5900万立方米,其中泥炭产量为4000万立方米,占所有基质原料的67.8%,而全球椰糠产量为仅500万立方米,园艺珍珠岩总产量为150万立方米,木纤维总产量为200万立方米,岩棉90万立方米,树皮100万立方米,堆肥100万立方米,非泥炭材料仅仅占基质总产量的32.2%,泥炭在基质原料总量中占据绝对优势,很难替代。其五,全球泥炭地总面积为500百万平方公里,其中仍然保持自然状态的泥炭地为

image.png

        考虑到未来全球人口将从70亿人增加到100亿人,相应食品生产和生活改善需求明显增长,全球泥炭需求将从每年开采4000万方增长到每年8800-1亿立方米。未来的泥炭开采目标主要是:自然保护价值不高的泥炭地、退化泥炭地和已经确认为优先开采的三类泥炭地。前苏联最高泥炭年产量为5亿立方米,解体后泥炭产量降低到1亿立方米,也必将成为未来泥炭供应的重要来源。波罗的海、加拿大也是未来主要泥炭供应商。除此之外,国际泥炭产业正在不断技术创新,努力提高泥炭替代材料技术性能,增加泥炭替代材料应用比例。预计到2050年,全球泥炭总需求量将达到8000万立方米,增长250%,木纤维、椰糠、树皮等泥炭替代物料的用量将增长700-1000%。开采完毕的泥炭迹地要立即修复重建,恢复泥炭积累过程或者通过植树,增加大气化碳固定,补偿因为泥炭开采造成的二氧化碳释放,保障全球泥炭储量和碳汇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