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天津污灌区盐分累积对土壤汞赋存形态的影响

作者:郑顺安;韩允垒;李晓华;薛颖昊;段青红;郑向群;
单位: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学会;
文献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时间:1970-01-01

摘要: 应用稳定同位素~(202)Hg稀释技术,通过培养试验及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同位素比值R_(Hg)(~(202)Hg/~(200)Hg)的变化情况及同位素可交换态含量(E值),探索盐渍化对外源汞在天津潮土中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主要盐分NaCl和Na_2SO_4,设置的盐度梯度为7个,添加质量分数为0%~5%.结果表明,外源~(202)Hg进入NaCl处理的土壤后,同位素比值R_(Hg)变化最为显著的形态集中在交换态(含水溶态)、胡敏酸结合态和富里酸结合态,对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残渣态的影响较小,其中交换态、富里酸结合态的同位素比值R_(Hg)大幅度上升,富里酸结合态含量显著下降.Na_2SO_4处理的土壤各形态Hg的同位素比值与对照土壤相比均不显著,基本保持稳定.5%NaCl处理下土壤Hg的E值相比对照提高了51%,土壤Hg同位素可交换态含量E值与Cl~-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取对数后的一元回归方程为lny=0.0961lnx+4.895(x为Cl~(-1)含量,y为E值,n=7,R~2=0.918).研究表明,高浓度的NaCl环境对外源Hg在土壤中形态分布有显著影响,土壤的盐渍化趋势会使汞释放及作物吸收风险更趋严重.

关键词: 污灌区;;汞;;土壤;;赋存形态;;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