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腐植酸,看“天气”重在补“地气”

时间:2017-02-14   作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来源:
2017年2月12日,新华社发布《北极气温频繁“骤升” 专家:气候犯了大毛病》一文,值得我们深思。

一、 北极气候异常变化的6个现象
根据报道,北极气候异常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温差达24摄氏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随着暖空气涌向北极地区,格陵兰岛最北端的地面监测站8日曾在短短12小时内,气温从零下22摄氏度骤升至2摄氏度,温差达到24摄氏度。
2、比正常高27摄氏度。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分析数据显示,北极附近气温10日比正常水平高出大约27摄氏度。
3、气温创同期最高纪录。根据丹麦气象研究所的资料,本周早些时候,格陵兰岛东北部一处气象监测站的气温数据创下2月最高纪录,比此前最高值高出2摄氏度。
4、多次遭遇气温骤升。以过去两年为例,北极地区多次遭遇这类气温骤升;而正常情况下,这种情形本应数十年才发生一两次。
5、气温上升速度超2倍。2016年12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北极年度报告》,指出北极地区升温速度是其他地方的两倍以上,陆地年度平均气温比1900年高3.5摄氏度。这项调查的负责人杰里米·马西斯提醒,北极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示出更强烈、更显著的持续变暖信号。
6、海冰面积同期最低。南极和北极海冰总面积与历史同期相比降至最低。据2016年12月一项统计,南极海冰面积降至历史同期最低,只有1122万平方公里,打破1982年创下的纪录;而北极海冰的面积也创历史新低,只有1025万平方公里。
结论:人类高能消费,强烈干扰,无节制活动,必然加剧气候变化。

二、腐植酸减少碳排放的6个作用
腐植酸是土生土长的气候因子,减少碳排放有实效,以下6个方面可鉴。
1、腐植酸碳“牵一发而动全身”。大观腐植酸碳,占土壤有机碳80%,占地球生物圈67.6%,是陆地植被碳的4倍多,大气CO2碳的3倍多。
2、土壤腐植酸的低碳化属性。腐植酸本身是土壤团粒的构造者,促进>0.25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增加,自备“暗色”储碳功能。
3、腐植酸肥料生产低碳化。科学研究表明,每生产1 kg腐植酸,可节能约62500 KJ,折合2 kg标煤,同时相应减少CO2排放5.6 kg。
4、腐植酸提高肥料利用率必然低碳。科学研究表明,在等养分的情况下,腐植酸肥料比常规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于净增30%~40%。
5、腐植酸肥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然低碳。科学研究表明,施用腐植酸肥料可减少CO2、SO2和NOx等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排放。
6、腐植酸增绿固碳减排。科学研究表明,每施用1 kg腐植酸,可增加植物吸收CO2量240 kg,占总CO2减排量的98%。
结论:腐植酸就是“储碳器”,应当加大利用腐植酸环境制品,投身地球“补碳”行动。

综上,面对全球气候异常变化,通过构筑“腐植酸→气候农业→低碳农业→低碳肥料→稳碳控碳”的低碳产业良性循环模式,反哺,反哺,再反哺,于“补地气”更具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