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纳滤(NF)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膜污染问题是制约纳滤技术应用的瓶颈,而抗污染膜的制备是解决膜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以提高纳滤膜分离性能和降低膜污染为出发点,制备抗污染纳滤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以聚醚砜(PES)为主体膜材料,采用磺化法制备荷电化聚醚砜(S-PES)材料,与PES共混改性,使用反相成膜技术制备了S-PES与PES共混纳滤膜。通过FTIR、XPS、接触角、含水率和离子交换能力(IEC)等实验对膜进行了表征。发现随着S-PES含量的增大,磺酸基团在膜表面得到富集,膜亲水性增强,膜离子交换能力增强,水通量增大。无机盐纳滤实验结果表明:纳滤膜的盐截留率与S-PES混合比例成正比,并且对二价盐的截留率高于单价盐,这主要是因为膜表面电荷增多,静电排斥力增强。染料的截留实验表明:对于高分子量染料,截留率接近100%;对于低分子量染料其截留率比空白膜有较大提升,并且随S-PES比例提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S-PES含量增大膜的亲水性增强,膜表面的膜孔密度增加,膜表面的膜孔径逐渐减小。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带有羧基的PES-PMaa膜材料。按照不同比列将PES与PES-PMaa共混,通过相转化法制得PES-PMaa纳滤膜。XPS与FTIR结果表明,Maa成功接枝在PES主链上。接触角测定、含水率测定、离子交换能力(IEC)实验均表明,随着PES-PMaa混合比例的提高,膜亲水性增强,并且水通量增大。纳滤实验表明:无机盐截留率随着PES-PMaa共混比例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少,这是因为首先膜表面电荷增加,静电排斥力增大,但是通量增加减弱静电作用,所以截留率降低。染料截留实验表明:对于高分子量的染料,截留率随着共混比例提高而升高;对于亚甲基蓝,截留率先升高后降低,这是因为膜孔增大,水力作用增强。此外,pH值响应实验表明,PES-PMaa纳滤膜具有明显的环境响应性,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PES-PMaa膜的水通量显著增大。 分别利用Pluronic F127和氦基乙醇,作为S-PES和PES-PMaa膜的改性剂,制备改性纳滤膜,对其表面组成和断面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牛血清蛋白质(BSA)、海藻酸钠(Sa)、腐殖酸(HA)作为模拟污染物,研究改性纳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127改性纳滤膜抗污染能力较之前有较大提升,其性能优于氦基乙醇改性纳滤膜。
关键词: 纳滤;聚醚砜;磺化;羧基化;抗污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