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漓江水系底泥汞的分布特征及形态研究

作者:曹超;钱建平;雷怀彦
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桂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文献来源: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时间:1970-01-01

摘要: 应用湿法消化-原子吸收法和连续浸取-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底泥中总汞和不同形态汞的含量,阐明漓江水系底泥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以及汞的来源.结果显示,底泥总汞含量为0.104~2.150μg/g,呈现出上游低下游高、干流低支流高、静水池塘没有明显规律的现状。底泥汞主要以残渣态或晶格态、难氧化降解有机质及某些硫化物结合态、腐殖酸络合态赋存,分别占总量的75.10%,10.64%,7.50%,其它4种形态汞共占总量3%左右,3种主要形态汞的分布规律与总汞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漓江底泥汞虽然多以惰性形态存在,但不容忽视它们在生物体内长期富集并对环境造成危害。城市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排污是造成河流底泥汞污染的主要来源,特殊污染源是造成局部污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漓江水系;底泥;汞形态;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