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耐高温活性溶胶深部调驱剂及其在桩52块的应用

作者:于法珍;冷强;李军;段志刚;刘江涛;张贵才
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文献来源:油田化学;   时间:1970-01-01

摘要: 本文报道的调驱剂,是针对高温(120℃)、中低渗(平均0.28μm2)、经多轮次近井地带调剖的五号桩油田研发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种氧化褐煤(腐殖酸)与甲醛反应得到固态树脂,再与NaOH反应得到水溶性良好的活性树脂,在其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界面活性好的活性树脂溶胶调驱剂,优化配方为5%活性树脂+0.5%OP-10。当pH值减小(12~8)、盐度增大(1~40g/L)时,该剂黏度、水不溶物量增大,可在水流通道中形成堵塞。在150℃加热30天不影响该剂的性能。在65℃用该剂驱替水驱后胶结平板砂岩模型中的原油,随注入段塞量增大(0~0.8PV),采收率由32%增至55%。2007-06-04至2007-10-25,在桩52块中部3个井组进行深部调剖-调驱现场试验,先注入300m3高强度的冻胶型高温堵剂PMN-PFR,使吸水剖面在每一口注水井大幅度改善,再注入600或800m35%的活性树脂溶胶,截止2008年12月,水驱采收率由19.13%提高至21.85%。

关键词: 调驱剂;表面活性剂/水基凝胶体系;腐殖酸衍生物;pH值盐度(矿化度);深部调剖/驱油;高温油藏;五号桩油田桩52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