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黄腐植酸钠对家畜机能性卡他性胃肠道疾患治疗机理初探

作者:孟凡瑞;李在林
单位:河北省畜牧水产局
文献来源:兽医导刊;   时间:1970-01-01

摘要: 麻醉免和正常奶山羊静注黄腐钠30分钟后,家兔小肠蠕动次数增加,山羊在体瘤胃描记可见明显蠕动波,90分钟后羊瘤胃运动次数明显增加。切断颈部两侧迷走内脏大神经的麻醉兔或离体小肠描记试验证明,用药后肠蠕动非但不增加而且有减少的趋势,提示药物作用于动物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切断麻醉兔的迷走神经干后用药,小肠蠕动较正常减慢,而切断内脏大神经后用药,小肠蠕动则明显加快,提示药物作用于植物性神经系统,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由于毛果芸香碱和硫酸钠等泻药引起家兔肠蠕动加快后,黄腐钠又抑制其胃肠活动,从另一角度提示药物兴奋付交感神经后,由于中枢的整合机制而产生了阻遏效应。狗胃液分泌试验证明,用药后胃液分泌量比正常多1.82倍,并于用药后40分钟出现分泌高峰. 自1979年以来,我们从风化煤中分离到黄腐植酸,经碱化后生成黄腐植酸钠溶液(以下简称黄腐钠)。在临床上试用于家畜机能性、卡他性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如胃肠卡他、母猪产后不食、牛、羊前胃弛缓等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报道了黄腐植酸钠对动物胃肠道作用的试验结果,以对其治病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小肠蠕动;治疗机理;胃液分泌;胃肠道疾病;植物性神经系统;药物作用;腐植酸钠;内脏大神经;肠运动;迷走神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