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文献

糖尿病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山梨醇的变化及黄腐酸钠的作用

作者:杨光燃;袁申元;袁明霞;朱良湘;谢益宽;孙仁宇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微循环糖尿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室
文献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时间:1970-01-01

摘要: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与神经山梨醇变化及中药黄腐酸钠对其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黄腐酸钠防治,6个月后,测定大鼠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神经山梨醇含量,利用热痛测试仪及热板试验测定痛阈变化。结果:(1)黄腐酸钠治疗未显示降血糖作用。(2)糖尿病非治疗组热痛缩腿反应潜伏期(6.43±0.48)秒明显缩短,热板试验显示在非伤害性温度下(4,0℃)即出现痛觉反应,44℃时每分钟缩腿回避次数(3.42±0.59)次/分,较正常组(0.88±0.36)次/分明显增多(P均<0.05);神经山梨醇(279.03±63.37)nmol/mg显著增高(P<0.05)。(3)糖尿病治疗组热痛缩腿反应潜伏期(7.56±0.46)秒,较糖尿病非治疗组明显延长,热板试验44℃下每分钟缩腿回避次数显著减少,从(3.42±0.59)次/分降至(2.40±0.51)次/分;神经山梨醇明显下降(163.45±13.24)nmol/mg,低于未治疗组,接近非糖尿病对照组水平(152.60±26.50)nmol/mg。(4)神经山梨醇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热痛缩腿反应潜伏期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神经山梨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时存在痛觉过敏和神经山梨醇异常;二者与高血糖状态相关,黄腐酸钠能减轻糖尿病时痛阈和神经山梨醇改变。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实验性;黄腐酸钠